末伏的特点 末伏天的注意事项 末伏的由来和风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长河纵览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末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代表了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也是气温最高、天气最炎热的时期。那么你了解末伏天的特点吗,末伏天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让我们一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吧。

末伏的特点

1、气温变化

末伏天临近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2、南方秋老虎

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对于刚刚走出三伏并且遭遇严重伏旱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末伏天的注意事项

1、切莫贪凉损阳气

①末伏时天气的一大特点是白天高温闷热,但早晚明显变凉,昼夜温差大。所以末伏时节,取凉须有节制,以免伤及身体阳气。

②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不宜直吹空调,也不要频繁地进出空调房。特别是早晚气温下降时,避免着凉感冒。

2、补水养肺防干燥

①立秋至末伏这段时间,天气虽然还是很热,但这热跟夏天有些不同。比如除了热之外,还有些干燥的感觉,和夏天的湿热不同。

②由于夏季酷热出汗多,常损耗过多,使人体水分不足。加上秋季气候偏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常见有口干舌燥、皮肤干枯、烦躁不安等症状。

③相较于夏天,此时补充水分也很重要。由于秋燥易伤肺,除了喝水补充水分外,喝些滋阴养润的汤水防燥又养肺,对身体极好。

3、养好脾胃贴秋膘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处于较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甚至发生秋季腹泻。

末伏的由来和风俗

末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些传说和习俗。

1、根据史书记载,末伏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是当时的皇帝汉灵帝为了祈求民生安康而设立的节日。传说汉灵帝在位期间,国家遭受了旱灾和饥荒的侵袭,他为了让人民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特地在每年的这个时候设立了一个节日,供民众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后来这个节日就逐渐成为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

2、在末伏期间,人们有许多与此相关的习俗。例如,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在末伏时期进行“踩秧歌”活动,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载歌载舞地跳起了秧歌,以此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同时,人们还会喝“桂花陈酒”,这是一种由桂花、红枣等材料酿成的美酒,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据说喝上一杯桂花陈酒能够驱除夏季的暑气和瘟疫,保护身体健康。

3、人们还有在末伏时期禁忌食用冷饮、过于辛辣或油腻的食物等习俗。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人体的阳气非常旺盛,如果过度食用这些寒凉或刺激性的食物,容易伤害身体的阳气,导致身体不适。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末伏和中伏哪个热 中伏和末伏有什么区别
三伏天是夏季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气温最高、炎热难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暑热对生活和工作的不良影响。中伏和末伏的温度比初伏要高,那么你知道末伏和中伏哪个更热吗?中伏和末伏又有何区别呢?下文是关于末伏和中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让你对三伏天有更深的了解。
【立春】节气介绍_农事气候_养生饮食_打春诗词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此时的大地生气始发,万物复苏,也是百姓开始筹划一年农事的开始。立春的习俗大多与农事相关,有迎春、咬春、鞭春牛等祭祝祈年活动。本期专题从立春的含义、农事、习俗、养生、还有诗词各方面带大家了解立春,让我们一起进入四季新的轮回,感受万物消融的美好春光。
立春 二十四节气 ★★★
5157 221
末伏怎么去湿 末伏排湿寒的重要性
末伏怎么去湿?冬季因天气过于寒冷,湿气很容易入体,身体中堆积过多湿气,经常会有精力不济、浑身乏力等表现。夏季因炎热的温度和天气,有利于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湿气过重的情况。那么三伏天可以吃些什么化湿气呢?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看看下文学习一下吧。
末伏的特点 末伏天的注意事项 末伏的由来和风俗
末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代表了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也是气温最高、天气最炎热的时期。那么你了解末伏天的特点吗,末伏天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让我们一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吧。
末伏的诗句唯美 有关末伏的古诗谚语 末伏天描写高温的诗句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三伏天最后一伏,共十天。进入末伏,俗话说“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虽然度过了中伏的气温高峰,但总体上看,此时温度还依然维持在比较高的状态。现如今我们可以吹空调风扇来缓解末伏的高温,古时候的人们却无法抵御高温带来的不适,留下了许多描述末伏天的诗句,让人一读就有画面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述末伏天高温的古诗谚语,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