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是明清时期女子主要裙式之一,这种裙子一般为两片式设计,其中光滑的一面称为“裙面”或“裙门”,也就是“马面”,总共有四片;裙子两侧为褶皱设计,多为线条干净利落的工字褶。
马面裙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马面裙的前后均是光面,且呈梯形状,看上去与古时候的城墙马面一样,因此得名,这种裙装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明清时代,到了现代,随着汉服热的发展,马面裙又重新翻红了。
二、汉服马面裙有哪些款式
马面裙作为传统汉服之一,发展至今也有了许多不同的款式,马面裙的款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阑干马面裙
阑干马面裙的装饰方法比较独特,是用数条或数十条深色的细缎带镶绲分隔两侧的裙幅,将其分割成平均、有序的几个部分,穿着起来裙身两侧的褶裥形成自然对称的形态,由此体现出庄重、沉稳、严谨的效果。再按照褶裥上阑干间的距离比对,还可以将阑干裙再次分为等距型阑干和非等距型阑干。
一般阑干裙和普通的马面裙从外观上看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只是在制作工艺上有些许区别,阑干裙是把阑干装饰直接装饰在平面布料上,而普通的马面裙就是打褶裥,两种裙子都是褶裥或者阑干数量越多裙摆越大。
2、褶裥马面裙
褶裥马面裙是一种折有细裥的女裙,以数幅布帛制作而成,褶裥之间以丝线交叉串联,以免散乱,展开后形似鲤鱼鳞甲,这种马面裙保留了马面裙的基本形制,同时沿袭了传统的绣纹、绲边等装饰样式,但它的褶裥更加细密繁复,褶裥的数量增多、增密,同时基本为对褶,每个褶裥之间的宽度较之普通马面裙要细密很多。
3、盘金马面裙
马面裙的马面中常常装饰以刺绣等手法,马面裙中常见刺绣针法繁多,盘金绣以具备光泽感的金、银丝线为原料,通过在面料表面的盘踞堆叠、曲折缠绕,形成较其他刺绣更为亮眼,更显奢华富贵的装饰效果。
4、月华马面裙
马面裙中还有一种月华裙,“月华”是指月光洒落在云上,呈现出的彩色光环,因此有学者猜测,月华裙名中的“月华”多来源于女性穿着月华裙行走时的色彩变动的样子。月华裙的特点是马面两侧每一裙幅的用色不同,在明亮色之间会掺杂深色或者复色,甚至还有对比色配对。总的来说,月华裙就是多裙幅、多配色的马面裙。
5、凤尾马面裙
凤尾裙是马面裙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明末清初的妇女裙式,曾一度“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充分显示出凤尾裙的特殊性:用数十条末端裁成尖角的彩色布条,并排在腰头处固定而成的裙子。凤尾裙应该是马面裙变化最大的样式,其两侧裙幅和前、后马面都不再是连续的面料,转而由细长的布条从形式上代之,由于布条间间隙较大,已不足以蔽体,故不单独穿着,通常围系在马面裙之外作为装饰。
6、常规及改良马面裙
马面裙是清代、民初女性最基本的裙装,是在传统“围裙”的基础上,加上裙门、褶裥、阑干、刺绣等结构工艺及装饰变化而成,并在近代发展完善和成熟。裙子两侧是褶裥,前后中间有一部分是20~27cm的平幅裙门,俗称“马面”。马面由两片重叠组合形成,外裙门多作装饰,内裙门作较少的装饰甚至不作装饰。装饰方法多为刺绣或镶、拼贴等工艺,有修饰女性体型,突出人体重心的作用。近代以后,马面裙上的装饰越加多元,出现了蕾丝花边与流苏等元素,马面裙的形制也变得多样创新,甚至在穿用者的主观审美下进行了二次加工改制,样式更显时髦。
三、马面裙有什么特点
1、裙门的设计
马面裙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其裙门的设计。裙身前后各有两块裙门,这些裙门可以两两重合,侧面有特殊的裁剪和打裥设计,中间的裙门则重合成一个光面。这一设计使得马面裙的整体外观独具特色,也为马面裙的名称来源提供了依据。
2、宽松的款式
马面裙的宽松款式让它在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这种裙子不仅舒适,还方便行走、骑马等活动。它的裙摆呈梯形,下摆较长,能够遮住脚踝,增加了女性的庄重感。
3、鲜艳的颜色和丰富的纹饰
马面裙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翠绿色、金黄色等,这些颜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此外,马面裙还常常饰以丰富多彩的纹饰,如云纹、龙纹、花卉图案等,这些纹饰赋予了裙子更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