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电子陶瓷和进口的差距有多大
我国是陶瓷大国,不过在电子陶瓷领域,国产电子陶瓷和进口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是在高端电子陶瓷领域。
我国电子陶瓷发展较晚,高纯、超细、高性能陶瓷粉体制造技术和工艺是制约我国电子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这一技术基本掌握在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与日本、美国电子陶瓷企业相比,我国电子陶瓷在生产规模、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中低端产品居多,附加值较低、很多电子整机中技术含量高的陶瓷元件仍然依赖进口。数据显示,我国电子陶瓷本土企业仅占有中国市场23%的市场份额,剩余77%市场份额依然被日本、美国等外资企业占领。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预计在中国电子陶瓷技术升级、产品价格优势及质量提高的背景下,国产替代进口将成为未来发展浪潮。
二、国产电子陶瓷发展面临的壁垒有哪些
国产电子陶瓷的发展受限,除了原料制造技术和工艺的制约外,还存在以下几大壁垒:
1、技术壁垒
电子陶瓷的技术壁垒包括电子陶瓷新材料、半导体外壳仿真设计、生产工艺三个方面。电子陶瓷新材料包括从陶瓷粉体性能的管控、材料关键配方等方面,需要长期的实验、检测和数据积累、分析;半导体外壳仿真设计,包括对外壳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协同仿真设计,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生产工艺的成熟,包括产品数据的积累、质量管控、成品率稳定,是一个逐步实现批量化生产的过程。
电子陶瓷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还要求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平台、试验设备及较强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适应新兴领域需求的新型产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对于国内新发展起来的电子陶瓷企业来说,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
2、人才壁垒
电子陶瓷行业专业性很强,技术和研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光学、通信、材料、工业设计、化工、机械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对产品应用、工艺流程、设备改进等深刻理解和熟悉。由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招聘或培养高端人才。
3、资质壁垒
由于电子陶瓷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下游终端设备的质量水平,因此,大型企业对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厂家实行了严格的质量认证。同时,出口产品还需要符合进口国的相关质量认证,如欧盟RoHS认证、日本PSE认证、美国UL认证等。
只有获得相关质量认证的企业方可成为下游大型企业的供应商,从而对国内的电子陶瓷企业形成了资质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