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是什么地貌
白石山因山体遍布白色大理石而得名,以白石山白云质大理岩构造峰林为特征,辅以十瀑峡花岗岩瀑布群和拒马源构造泉群等地质遗迹,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中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类型。核心的大理岩峰林处于原始自然状态,被称为“司格庄岩体”。
白石山地貌特点
白石山地貌即大理岩峰林地貌,特点为一种罕见的“双层结构”:上边是10亿年前形成的近乎水平的白云石大理岩,下边是1.4亿年前形成的肉红色花岗岩,即白石山为山上的山,在地质学上称为顶盘悬挂体。白云石大理岩奇峰伫立在稳固的花岗岩基座上,不断的地质运动也晃不塌这些巨大的“石柱子”,峰壁大都直上直下,如刀削斧劈,棱角分明。
白石山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11亿年前中元古代蓟县纪雾迷山期白云山岩石曾经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到中生代燕山期(约1.4亿年前)花岗岩的侵入,使白云岩变质,愈靠近花岗岩,变质作用愈强,褪色形成了白色白云质大理岩,局部形成接触变质矿放射状硅灰石。这是造就了白石山峰林地貌的物质基础,白石山便由此得名。白云质大理岩的产状平缓,近水平的地层层面奠定了峰体岩层垂直叠置的稳定性。以后的构造作用使白云质大理岩发育的两组垂直节理,控制着岩峰壁立危岩的发展,在长期地表水侵蚀、重力坍塌和风化作用下,遂形成了大理石峰林地貌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