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分类有哪些
1、物质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包括采集民俗、狩猎民俗、畜牧民俗、农耕民俗、手工业民俗等。
(2)工商业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2、社会生活民俗
(1)家庭民俗,包括称谓民俗、排行民俗、亲族民俗、财产继承民俗等。
(2)村落民俗,包括集市民俗、乡规民俗、村社民俗等。
(3)民间组织民俗,包括行会民俗、社团民俗、帮会民俗等。
(4)礼仪民俗。包括生育礼俗、成年礼俗、婚嫁礼俗、寿诞礼俗、丧葬礼俗等。
(5)岁时节日民俗,包括传统节日、公历节日、宗教节日、二十四节气等。
3、精神生活民俗
(1)信仰祭祀民俗,包括民间宗教信仰、巫术星占、礼俗禁忌等。
(2)口承语言民俗,包括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诗、谚语、方言俚语等。
(3)民间艺术民俗,包括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小戏、民间舞蹈等。
(4)民间游戏娱乐民俗,包括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竞技、民间杂艺等。
(5)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的基本特点
1、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传承性: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每一代的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和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5、丰富性: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6、实用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
民俗的功能
1、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2、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放肆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3、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 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4、调节功能: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里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