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妃嫔等级
西汉初立,沿用秦朝的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同时设立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汉武帝时增加婕妤、娙娥(娙,音xíng)、容华、充依,各有爵位。
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当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第二十一等爵)。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娙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二十八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汉朝妃子的俸禄
汉代后宫除了皇后以外,分为十四等级,分别为:
一等: 昭仪,年俸4200斛,一年相当于567000元人民币。
二等: 婕妤,年俸4200斛,一年相当于567000元人民币。
三等: 泾娥,年俸2160斛,一年相当于291600元人民币。
四等: 容华:年俸1800斛,一年相当于243000元人民币。
五等: 美人,年俸1440斛,一年相当于194400元人民币。
六等: 八子,年俸1080斛,一年相当于145800元人民币。
七等: 充依,年俸1080斛,一年相当于145800元人民币。
八等: 七子,年俸900斛,一年相当于121500元人民币。
九等: 良人,年俸900斛,一年相当于121500元人民币。
十等: 长使,年俸820斛,一年相当于110700元人民币。
十一等:少使,年俸540斛,一年相当于72900元人民币。
十二等:五官,年俸480斛,一年相当于64800元人民币。
十三等:顺常,年俸360斛,一年相当于48600元人民币。
十四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年俸192斛,一年相当于25920元人民币。
汉朝怎么选妃子
从民间定时选取良家女子充实后宫,是汉朝的法律制度。每年8月初,朝廷要向天下征收赋税,同时与征收赋税一起的,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向民间征收美女。“良家女”被征收,也是百姓应尽的义务之一。
届时朝廷会委派中大夫、掖庭丞、相工3种官员,去到都城周边的乡间,“阅视”年龄在13—20岁的“姿色端丽”、“合法相”的女孩子,将她们载回后宫。
在征收“良家女”的官员中,“相工”是负责审看相貌的宦官,由他们当面挑选秀女,然后再载入宫中复选。皇帝选妃是有着相当严格标准的,不是大家印象里的皇帝一眼看上谁了就能成为妃子的。关于帝王妻妾的相貌,有一套专门的规范,是有理论依据的,这套理论被称为“法相”。 入选对象不仅要法相好,还要出身名门,而且要身体健康,同时没有瑕疵。比方说,没有麻子、口臭、鼻炎、腋臭、痔疮、脚气、皮肤病、妇科疾病等。 并且,到了东汉时还对后宫嫔妃的身体各部位尺寸有了量化标准。比如身高必须七尺一寸,肩宽一尺六寸,臀宽比肩宽少三寸,从肩膀到手掌二尺七寸,手掌手指共要四寸长,从大腿到脚长三尺二寸,足长八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