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是怎么形成的 干旱的定义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知识杂货铺 上传提供 2024-07-10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它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那么干旱的定义是什么?干旱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这篇文章就会为大家介绍。

干旱是怎么形成的

1、气象原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等气象条件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

2、地形地貌原因:地形地貌条件是造成区域干旱的重要原因。

3、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干旱与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带来的水源条件差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水井等不。

4、人口因素: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超出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5、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一些地区平常年份降水较多、不太缺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与国内常年缺水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也对应对干旱不利。

干旱的定义

干旱通常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水分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在气象上还有两种含义:

1、干旱气候:指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一种气候。我国的干旱气候区包括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西部和西藏北部,这里的自然景观是极端干旱的沙漠和戈壁。

2、干旱灾害:指某地在某一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其多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导致该地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受到较大危害的现象。

中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

我国一些地区气象干旱发生频繁,根据气象相关资料显示,东北的西南部、黄淮海地区、华南南部及云南、四川南部等地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其中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云南北部等地达60%—80%;其余大部地区年干旱发生频率不足40%;东北中东部、江南东部等地年干旱发生频率则更低,一般小于20%。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洪水来之前应该准备什么 洪水来临前的避险方法
降水集中的季节,洪涝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及早掌握防灾自救技能,遇到洪灾及时自救、互救非常重要。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洪水来之前应该准备什么以及洪水来临前的避险方法吧!
管涌如何辨别 管涌的处理方法
在堤坝渗水严重时,细沙随水带出,形成孔穴而集中涌水,就是“管涌”。这种险情在湖北叫“翻砂鼓水”,江西则叫“泡泉”。那么管涌如何辨别?管涌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这篇文章就会为大家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洪水自救方法有哪些 洪涝自我保护方法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极易造成灾害。洪水袭来,许多遇险者因此感到特别害怕,不知道如何求生。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洪水自救方法有哪些吧!
洪水之后注意事项 洪灾后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夏季为洪水高发期,洪涝灾害极易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易影响环境,造成疾病的传播。因此洪水过后也有许多安全注意事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洪灾后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吧!
防洪措施有哪些 洪水怎么抗洪救灾
洪水灾害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这是洪水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因此,防洪以及抗洪救灾就显得十分重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洪水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防洪措施有哪些以及洪水怎么抗洪救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