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嗑瓜子的历史传承
嗑瓜子的习俗在我国明代已经流行,晚清之前主要是西瓜子,晚清以来南瓜子开始流行,民国时期葵花子又异军突起,大受欢迎。嗑瓜子大概最早兴于北方,这不仅因为嗑瓜子的记载主要发现于北方历史文献中,更为客观的原因是北方冬季漫长,农闲时大家整天呆在家中避寒,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嗑瓜子的习俗就这样蔓延开来。
二、历史典籍中的瓜子
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在历史上第一次记载了“瓜子”(卷六十九《河北道十八·幽州》)。
之后,吴越广为流传的《岁时歌》则记载了“嗑瓜子”的习俗:“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四月上坟烧锭子……”
康熙年间文昭的《紫幢轩诗集》中有诗《年夜》:
“侧侧春寒轻似水,红灯满院揺阶所,漏深车马各还家,通夜沿街卖瓜子。”
乾隆年间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也记载了北京的元旦:
“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良可听也”
除此之外,《金瓶梅》《红楼梦》《孽海花》等明清小说中都有卖瓜子、嗑瓜子的情节。
三、嗑瓜子是一种中国情调
在现代,大多中国人把嗑瓜子当成人际交流的润滑剂。正因为如此,才要把嗑瓜子和嗑瓜子心态区分开来。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亲情社会,亲朋之间在聚会中嗑瓜子是常有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嗑瓜子是一种交流的方式,通过嗑瓜子这个行为,可以让人们在放松的环境中敞开心扉。这时候的嗑瓜子,就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任何社会都有增进交往的辅助食品,恰巧中国人觉得瓜子合适罢了。
因此在我们独有的文化氛围中,消闲光阴的小嗑瓜子也可以,只要把握好时间,不把有用的时光嗑去就行;增进交流的嗑瓜子也行,只要不搬弄是非即好。更何况,只有在生产力真的提升、人们生活有保障了的前提下才会嗑瓜子。
闲的嗑瓜子是需要合适的场合的。无论城乡,人多的地方,于买卖吆喝声里,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看嘈杂人流,偶尔听得一二声纷扰争吵,多看一眼却不为所动,只把自己的情绪都化成一片片瓜子皮,吐在地上,这就是中国情调。又或者于傍晚时分倚家门磕着瓜子,观引车卖浆之流穿梭大街小巷,多惬意。当然,嗑完记得清理那就更好了。
四、为啥瓜子让人爱不释手
瓜子营养丰富,香气诱人,西瓜子能健胃、利肺、润肠;葵花子脂肪酸及维生素E含量丰富;南瓜子有驱虫作用,适当嗑点瓜子,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有利消化,有益健康,还能促进面部肌肉的运动。据报道,葵花子有医疗价值,可治泻痢、脓疱疮等疾病。适量吃瓜子好处很多,如瓜子中的亚麻油酸可以保持血压稳定,降低体内胆固醇等等。但吃太多瓜子容易加重肝脏负担形成脂肪肝,还会有瓜子牙。科学理论证明,葵瓜子里面含有的某种油脂,对皮肤/眼睛/大脑都有好处。
五、瓜子虽好不能贪吃
嗑瓜子很容易上火,适量就好。瓜子含盐分太高,容易引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是万病之源。长期嗑瓜子瓜子壳会大量的带走人们的唾液,而大量的缺乏唾液会对人的生命健康都是有威胁和害处瓜子中含有一定的糖分,糖尿病人应该尽量少吃,如果每天吃500克的瓜子,对血糖肯定会有影响,不利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多吃瓜子对糖尿病不利。瓜子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有油脂,大量食入不仅使热量大为增加,而且使血脂升高。一部分血脂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血糖。嗑瓜子时,唾液会因粘附在瓜子壳上被吐出而损失。唾液过多流失,会导致口腔溃疡、牙龈炎、龋齿、消化不良等病,而且还使味觉迟钝,食欲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