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和朗读的区别
1、默读
默读是一种不发出声音的读书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适合深度思考:默读时,可以更加专注于文字内容,有助于深度理解和思考。
(2)不受环境限制: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默读可以让人更好地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
(3)提高阅读速度:由于没有发音的过程,默读通常比朗读更快。
2、朗读
朗读是发出声音的读书方式,它也有其独特的优点:
(1)增强记忆:朗读时,声音和文字的双重刺激有助于加深记忆。
(2)培养语感:朗读有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对于学习和掌握语言非常重要。
(3)改善口语能力:朗读可以锻炼口语能力,对于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有很大帮助。
3、如何选择
在安静的环境中,可以选择默读;而在需要锻炼口语能力或希望引起他人关注的场合,朗读更为合适。如果需要快速获取信息,默读可能更为高效;如果希望深入理解并记忆内容,朗读则更为有效。在实际学习中,可以结合使用默读和朗读,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情境选择适合的读书方式。
默读训练的注意要点
1、不能做的事要记牢
不指读、不唇读、不回读。默读时,不要一边念,一边用手指着字,这样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能做到眼脑直映。
2、集中注意力
默读时,不要分散注意力,要集中思想,全神贯注地快速浏览。
3、抓重点
默读时,要领会其意义,抓住实质。对重要的词句和段落,要认真仔细,反复琢磨,有时还要前后联系起来分析比较。
4、思考与总结
默读时,要理解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和文章的重点段落和梗概,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思路。
5、做好笔记
在默读时,对于一些精彩的词句、段落以及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等,要用笔勾画出来,或者在书上作上记号,必要时还可以写上批注。
6、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
在默读时,要尽量减少多余的动作,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同时,要学会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抓住文章的重点和关键。
7、注意默读的速度
在默读时,要有意识地进行速度训练,由慢而快。同时,还要注意提高理解率,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忽略理解。
8、扩大视野
在默读时,要将眼睛所能看到的文字自然地映入大脑里,尽量减少眼睛与文字之间的停顿。这样可以使阅读速度加快,同时也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9、减少回视
在默读时,要尽量减少回过头去重读的机会。如果需要回顾某些内容时,可以将书页折一下或用铅笔轻轻地在书上做个记号。
10、做好总结归纳
在默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加深理解和记忆。
背书方法技巧
1、养成睡前背书习惯
睡前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可知大脑会自动储存34%的记忆,睡前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记忆效果事半功倍!这个时间段就不要玩手机啦,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多背,只要大脑有印象,你睡着的时候,大脑就会着重处理。
2、入睡前用录音法背书
把要背的知识点录成音频,临睡前播放。建议把播放时间设置成15分钟,因为研究表明,人差不多14分钟就可以进入睡眠状态,所以设置成15分钟比较合理,如果过长可能会惊醒到我们,过短则效果不佳。
3、睡醒后马上背书
当你醒来的时候,切记不要摸手机,醒来的45分钟内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可以再复习一遍昨晚背过的内容,就能更容易地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记得更加牢固。
4、黄金背书时间
睡前1小时 入睡15分钟 醒后45分钟=黄金背书时间。把握黄金背书时间,养成好的背书习惯,用睡觉的前后时间去学习冲刺。
5、内容分段
首先将需要记忆的大量内容分成段落,再将每段的内容分成层次并找出关键词,最后再把关键词按照自己的逻辑组件记忆框架,在脑海里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又快又有效,轻松背诵,记得更牢。
6、时间分段
分时间段来背书,将自己的学科情况和记忆的黄金时间段相结合,效率最大化。例如:英语成绩中等,需要记忆的内容就放到早上记忆;晚上记忆能力更强,就用来记忆较弱的理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