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心率指的是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人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成年男性的心率为50-95次/分钟,成年女性的心率为55-95次/分钟。
老年人、运动员较成人心率偏慢,老年人的心率为55-75次/分钟。小儿较成人心率偏快,1-28天新生儿的心率为120-140次/分钟,1-12个月婴儿的心率为110-130次/分钟,2-3岁幼儿的心率为100-120次/分钟,4-7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率为80-100次/分钟,8-14岁学龄中孩子的心率为70-90次/分种。
当心率超过100次/分钟时,称为心率过速或窦性心动过速,当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称为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动过缓。
二、心率异常对心脏的影响
1、心脏功能下降
无论是心率过快还是过慢,长期以往都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率过快时,心脏持续高负荷工作;心率过慢时,心脏无法满足身体需求,会导致心脏功能逐渐衰退。
2、生活质量下降
心率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
3、血液循环影响
心率过快时心脏泵出的血液速度加快,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壁损伤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心率过慢时,心脏排血量减少,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减慢,身体各部位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出现乏力的症状。
4、心肌缺血
心率过快和过慢都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率过快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有限,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率过慢时,心脏排血量减少,也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5、心律失常风险
心率过快容易诱发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心率过慢可能伴随心脏传导系统的问题,如房室传导阻滞等,其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
三、心率怎么测量
1、数脉搏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在安静状态下,触摸手腕部位的桡动脉,可以感受到明显的跳动。计数一分钟内桡动脉的搏动次数,即可得到心率。注意,脉搏的搏动和心率是完全一致的。
2、使用听诊器
戴上听诊器并将听诊器的探头放在心尖搏动处,然后通过心脏跳动次数测量心率,一般以计数1分钟为宜。
3、使用电子设备
现在有很多电子设备,如手环、电子手表等,都可以初步进行心率的监测。这种监测方法比较方便,但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4、24小时动态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最准确的心率监测设备。可以把设备带回家,监测全天24个小时心脏跳动情况。在第2天摘除设备后会拿到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包括全天24小时最慢心跳、最快心率、24小时平均心率,以及2次心跳之间的间隔、24小时总心搏等。
请注意,如果通过测心率,怀疑自身存在心率过快或者是过慢等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有没有疾病因素影响心率,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