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流量计工作原理是什么?
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和节流原理,以下是详细说明:
力的平衡原理
转子流量计由一个垂直放置的锥形管和一个置于管内且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转子(浮子)组成。当被测流体自下而上流经锥形管时,流体对转子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这个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流体流经转子与锥形管之间的环形间隙时,流速增加而产生的动压力差,形成对转子的推力;另一部分是流体对转子的浮力。同时,转子自身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向下。当流体流量较小时,向上的作用力小于转子的重力,转子处于较低位置;随着流量逐渐增大,向上的作用力也随之增大,当向上的作用力与转子重力达到平衡时,转子便稳定在某一高度位置上。流量越大,转子平衡时所处的位置越高。
节流原理
转子在锥形管中处于不同位置时,转子与锥形管之间的环形流通面积会发生变化。根据节流原理,在一定的流量范围内,流体流经环形间隙时的流速与流量成正比关系。由于锥形管的锥度是固定的,所以转子的高度与环形流通面积存在一 一对应的关系。通过测量转子在锥形管中的高度位置,就可以间接测量出流体的流量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在锥形管上标有刻度,直接读取转子对应的刻度值,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流量值。对于一些带有电信号输出功能的转子流量计,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将转子的位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如4-20mA的电流信号或脉冲信号等,以便进行远程显示、控制和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