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搏正常范围是多少
脉搏的正常范围不能一概而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人群其正常范围有所不同,成人、老年人、胎儿与儿童、运动员或经常锻炼者、特殊生理状态等。
1、成人正常情况: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脉搏范围为60~100次/分钟,大多数为60~80次/分钟,平均约72次/分钟。
2、老年人情况:老年人的脉搏通常会比成年人稍慢,正常范围一般在55~60次/分钟。这是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减退,心脏功能相对较弱所致。
3、胎儿与儿童情况:胎儿的脉搏较快,正常范围在110~160次/分钟。新生儿的脉搏也较快,一般在120~140次/分钟。随着儿童的成长,脉搏会逐渐减慢,到学龄期儿童时,脉搏范围一般在80~90次/分钟。
4、运动员或经常锻炼者情况:由于运动员或经常锻炼者的心脏功能较强,他们的脉搏在安静状态下可能会低于正常范围,有时甚至在45~50次/分钟之间,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5、特殊生理状态:在情绪激动、运动时,脉搏会相应增快,以满足身体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这种情况下,脉搏可能会超过100次/分钟,但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脉搏会恢复到正常范围。
在测量脉搏时,应保持环境安静,让患者休息5~10分钟后再进行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和脉搏的次数可能不相等,需要同时测量心率和脉搏,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心脏健康状况。
二、脉搏100以上有危害吗
脉搏是指脉率,脉率100次/分以上是否有危害需要根据情况判断,如果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一般没有危害。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一般有危害,需要及时就医。
1、没有危害
脉率是指动脉搏动的频率,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如果测量后发现脉率在100次/分以上,但是由剧烈运动、情绪改变、吸烟饮酒等生理因素引起,通常在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恢复正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危害。
2、有危害
如果出现了发热或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都会对心脏造成负担,测量脉率后会出现偏高的现象。若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加重,所以有危害。
如果是发热引起,可以通过温水擦拭皮肤、毛巾冷敷额头、贴退热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如果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以遵医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治疗。
三、脉搏低于60次/分要警惕哪四种病
正常情况下脉搏应保持在60-100次/分钟之间。然而,当脉搏低于60次/分钟时,这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征兆。
1、窦房结功能障碍:这会使心脏起搏信号的发放出现异常,导致心跳过缓。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甚至黑矇、晕厥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
2、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电信号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受阻,可造成脉搏减慢。病情严重时,心脏可能无法有效泵血,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患者会有心悸、胸闷等不适。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使机体代谢变慢,心脏跳动也会随之减慢。常伴有畏寒、乏力、黏液性水肿等症状,对身体的多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心肌梗死:心梗后部分心肌坏死,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紊乱,可能导致脉搏降低。患者除了脉搏改变外,还会有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典型心梗表现,若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