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入门教学 中医脉象有几种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信息池 上传提供 2025-03-03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中医把脉,又称为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感知脉搏的力度、速度、滑涩、粗细等特性,从而推断病情和体质状态。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中医把脉的技巧和了解中医脉象的分类是入门的关键。那么,中医脉象究竟有几种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把脉入门教学

首先,我们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寸、关、尺三个脉搏位置上。

1.区分脉搏的深浅

如果轻轻一按就能感觉到脉搏,但重按就摸不到了,这是浮脉,表示病邪在体表,可能是风寒或风热等。相反,如果轻按感觉不到,重按才能摸到,这是沉脉,说明病邪已经深入到体内脏腑了。

2.判断脉搏的虚实

如果脉搏跳动无力,中按感觉空虚,重按更明显,这是虚脉,表示气血不足,精血亏虚。而如果脉搏无论轻按还是重按都很有力,感觉充实,这是实脉,表示体内有实证、实热或实寒。

3.看脉搏的长短

如果脉搏从头到尾都很直,超过了寸、关、尺三个位置,这是长脉,多见于正常人或阳证、热证、实证。如果脉搏很短,不到寸、关、尺三个位置,这是短脉,可能表示气郁、气虚或中气不足。

4.计算脉搏的快慢

如果脉搏跳动得很慢,一呼一吸之间不到4次,这是迟脉,一般属于寒证。如果迟而有力,是实寒;如果迟而无力,是虚寒。相反,如果脉搏跳动得很快,一呼一吸之间超过5次,这是数脉。如果数而有力,是实热;如果数而无力,是虚热。

5.识别脉搏的形状

如果脉搏跳动得很流畅,摸起来很圆滑,这是滑脉,多见于痰湿、食积、实热或孕期、经期。如果按下去感觉像按在琴弦上一样紧绷绷的,这是弦脉,多见于肝胆疾病、疼痛、痰饮或老年人。

中医脉象有几种

1.浮脉:感到脉搏浮于皮肤表面,轻触即可感知,多见于外感病。

2.沉脉:需用较大力量才能感知脉搏,多见于内伤杂病。

3.迟脉: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多见于寒证。

4.数脉: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多见于热证。

5.虚脉:感觉脉搏软弱无力,多见于虚证。

6.实脉:脉搏强劲有力,多见于实证。

7.细脉:脉搏如丝般细,多见于气血两虚。

8.滑脉:脉象圆滑流利,如珠滚盘,多见于痰湿、食积。

9.涩脉:脉搏不畅,如刀刮竹,多见于血瘀。

10.长脉:脉搏延伸超出正常部位,多见于肝火旺。

11.短脉:脉搏短促,仅在寸口处感知,多见于气滞。

12.洪脉:脉搏来势汹涌,去时缓慢,多见于阳盛热证。

13.微脉:脉搏极细极软,难以触及,多见于虚脱。

14.紧脉:脉搏如绳索紧绷,多见于寒痛。

15.缓脉:脉搏每分钟在60-70次之间,多见于脾虚。

16.芤脉:脉搏中空如葱管,多见于失血、精气大伤。

17.革脉:脉搏如按鼓皮,多见于血虚、失血。

18.牢脉:脉搏深沉而紧,多见于阴寒内盛。

19.散脉:脉搏散乱无序,多见于元气将绝。

20.伏脉:脉搏深藏不显,须重按始得,多见于邪闭。

21.动脉:脉搏跳动急促如豆,多见于痛症、惊恐。

22.促脉:脉搏快且不规则,多见于痰食停滞。

23.结脉:脉搏缓慢且有止歇,多见于寒积、瘀血。

24.代脉:脉搏规则中有中断,多见于脏腑气机衰竭。

25.细脉:脉搏如弦状,又细又长,多见于肝郁。

26.弦脉:脉搏如按琴弦,多见于肝病。

27.虚脉:和前述不同,脉搏无力,多见于气虚。

28.弱脉:脉搏沉而细弱,多见于气血不足。

标签: 中医 健康养生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美容养颜药膳】药膳美容的特点 中医美容药膳食谱大全
滋润肌肤是每个女性朋友们的头等大事,而通过吃美容养颜的药膳,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味蕾,而且还能养护肌肤,让我们的皮肤更加美丽,看起来更加年轻,对皮肤和内脏都有极大的好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看看中医美容药膳的食谱大全吧!
什么是滑精?有哪些症状?男性经常滑精怎么办 ?
“滑精”又称“滑泄”,是指夜间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动滑出的病症。滑精是遗精的一种,是遗精发展到了较重的病态阶段。那么怎么调理滑精呢?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原来的疾患治好了,滑精自然会销声匿迹;其次,是调整生活方式……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增肥偏方】瘦人快速健康变胖小偏方 中医增肥秘方
瘦人增肥小偏方有哪些?太瘦弱的人必须借助有效的增肥食物,同时配合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锻炼运动,才能达到效果。同时需要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改掉抽烟、酗酒等恶习,忌生冷、忌辛辣,多喝一些热水,少吃刺激性食物。今天推荐几个中药增肥的增肥偏方,比起一些市面上吹嘘出来的增肥药有效果,而且副作用很少。
肌肉 中医
1.1w+ 116
历史上十大中医之祖 中国古代中医先驱有哪些人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经过先辈们的不断努力,在之后几千年的时间里得以不断创新发展,其中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人更是为系统构建中医体系立下汗马功劳。除了他们,你还知道哪些中医之祖?下面是中国古代十大中医之祖排行榜,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古代中医先驱吧!
中医 历史人物 ★★★
1.5w+ 81
【体内去寒】如何去除体内寒气 小妙招让你快速将寒气“逼”出来
中医有百病寒为先之说,可见寒邪影响人体健康之甚。体内有寒气的原因和饮食、穿着、休息等方面息息相关,体内有寒气的表现又有哪些呢?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经常腹痛腹泻等等症状。那么如何去除体内寒气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中医 保暖御寒
1.1w+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