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三轮车的保养是确保其性能稳定、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及电气系统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保养要点:
发动机保养
定期更换机油:一般每工作 100-150 小时或行驶 2000-3000 公里,应更换发动机机油。使用适合发动机的机油,如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夏季,可使用粘度稍高的机油;冬季则使用粘度较低的机油,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
检查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应经常清理,每工作 50-100 小时或行驶 1000-2000 公里检查一次。如果灰尘较多,应缩短检查周期。纸质滤清器可以用压缩空气从里向外吹净灰尘,如滤芯损坏或过脏应及时更换。
检查火花塞:定期检查火花塞的电极间隙和点火情况,一般每行驶 3000-5000 公里检查一次。电极间隙一般为 0.6-0.8 毫米,如间隙过大或过小,应进行调整或更换火花塞。
底盘保养
轮胎检查: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和磨损情况,确保轮胎气压符合规定值。一般农用三轮车轮胎的气压在 2.0-2.5 千帕之间。轮胎花纹深度小于 1.6 毫米时,应考虑更换轮胎。同时,要及时清理轮胎花纹中的石子等杂物,防止轮胎受损。
制动系统保养:定期检查刹车油液位和质量,液位应在制动液罐的上下限之间。每行驶 2000-3000 公里检查刹车片的厚度,当刹车片厚度小于 2 毫米时,应及时更换。此外,要检查刹车管路是否有泄漏、松动等情况,确保制动系统正常工作。
传动系统保养:对于链条传动的农用三轮车,要定期检查链条的松紧度和润滑情况。链条的松紧度以提起链条中部,上下活动量在 15-20 毫米为宜。每工作 50-100 小时,应给链条涂抹适量的润滑油。对于传动轴传动的车辆,要检查传动轴的十字轴、花键等部位的磨损情况,及时补充润滑脂。
车身及电气系统保养
车身清洁与防锈: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理车身表面的泥土、灰尘和油污等。定期检查车身的油漆情况,如有刮擦、掉漆的部位,应及时补漆,防止生锈。对于车厢等部位的焊点,要检查是否有脱焊、裂缝等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电池的电解液液位和电压,液位应高于极板 10-15 毫米,不足时应添加蒸馏水。定期清理电池的正负极桩头,防止氧化。一般每半个月检查一次发电机的发电量,确保充电系统正常工作。同时,要检查灯光、喇叭等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应及时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