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季中医减肥秘籍
在中医理论中,减肥不仅仅是减轻体重,更是排除身体的浊气与多余脂肪,恢复身体的健康与平衡。入秋之际,让我们遵循中医智慧,轻松瘦身,健康过秋!
1、瘦肚子秘籍
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轻轻用手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揉动肚脐,每次持续十分钟。随后,用掌根从心口窝推至肚脐眼处,重复一百次。这一系列动作有助于促进肚子内浊物的排出,让你轻松瘦出平坦小腹。
2、纤细手臂的秘诀
经常举起手臂,从咯吱窝下方开始,沿着肘部向下揉捏至小臂。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随时进行,帮助你消除手臂的赘肉,让你的手臂更加纤细。
3、瘦大腿的中医方法
推肝经是瘦大腿内侧的有效方法。用手掌根从大腿根内侧推至膝盖处,每天坚持十分钟。不仅能够瘦腿,还能缓解焦虑情绪,让你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
4、美化后背的妙招
后背肉多不用愁,中医有妙招。通过刮痧、捏脊、拍打肩膀、按捏后背等方式,可以疏通经路,消除后背的脂肪。此外,每天醒来仰卧在床上,交替蜷缩腿的动作可以拉伸后背,让你的身姿更加挺拔。
5、瘦小腿的饮食调理
推脾经是瘦小腿的有效方法。脾经位于小腿内侧,饭后轻轻推至脚踝处,每次五分钟即可。此外,饮食方面也可以帮助瘦小腿。燕麦片、红豆和苦瓜是中医推荐的瘦身食材。燕麦片可以养胃益气,健脾胃;红豆利阴排水消肿,滋养皮肤;苦瓜清热解/毒,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和废物。
二、秋季中医调理减肥瘦身方法
1、药物罐
药物罐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竹罐为工具,在祛湿化瘀类的中药液中煎煮后,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竹罐吸附于脾、胃经及腹部上的穴位,即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
2、中药熏药
中药熏药治疗是使用熏蒸治疗仪,借助祛湿化瘀类的中药药力和热力的作用,对机体产生治疗的目的。其中药热蒸汽渗透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湿驱寒,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3、腹部隔药灸
隔药灸是改良传统隔物灸的一种特色疗法,腹部隔药灸更是利用了肚脐周边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将中药粉、中药液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达到健脾和胃,升清降浊,通调三焦,利水消肿的目的。
4、穴位埋针或埋线
穴位埋针或埋线是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或药线置入穴位内产生长效刺激,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腹直肌手法修复
腹直肌手法修复,一般是以肚脐为中心,对两侧腹直肌进行推、振、揉等手法按摩,能够使腹直肌向中心收紧,使肚子“瘦下来”。
6、中药针剂穴位注射
中药针剂选择人参多糖注射液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穴位注射,以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选择适合的中医减肥方法,能够更好地调理身体,实现健康瘦身的目标。
三、秋季艾灸减肥配穴
第一组
1、中府:消除胸背脂肪。
2、京门、章门:京门补益肾精,协调腰腹肌肉;章门增加胆汁分泌,胆汁分泌多,消化能力强,能把多余的脂肪消化掉。
3、水分:可通调水道,利水化湿,有助于瘦脸。
4、三阴交:减肥养颜,滋阴瘦腿,女人必灸。
第二组
1、肺俞、脾俞、肾俞:3大脏腑腧穴,畅通内脏气机,协调脏腑功能。
2、丰隆:化除痰湿的利器,减肥必灸。
3、太溪:滋补肾精,引火下行,可辅助艾灸减肥效果。
艾灸方法:2组穴位,隔天艾灸1组,循环进行,躯干部位每穴30分钟,肢体部位每穴20分钟。初学者需逐渐适应,慢慢延长单次时间,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