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滤设备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 超滤设备利用超滤膜的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混合物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溶剂(如水)及小分子溶质能够透过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而大于膜孔的溶质及溶质集团则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浓缩液。这一过程实现了大小分子间的分离和净化。
压力驱动:为了使溶液能够通过超滤膜,需要在膜的一侧施加一定的压力,形成压力差。在压力作用下,水和小分子溶质被迫透过超滤膜,而大分子物质则被阻挡在膜的另一侧,随着水流排出。这个压力差通常由泵或其他压力装置提供,一般操作压力在 0.1 - 0.6MPa 之间。
膜表面的化学性质:超滤膜表面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如电荷性、亲疏水性等,这些性质也会对分离过程产生影响。例如,带有电荷的膜表面会对带相反电荷的分子产生静电吸引作用,从而增强对这些分子的截留效果;而亲水性的膜表面则更有利于水分子的通过,提高水的通量。
二、超滤系统的优势
过滤精度高:超滤膜的过滤精度通常在0.002~0.01微米(或20~1000埃)范围内,这取决于具体的膜材料和制造工艺。
适用范围广:超滤设备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病毒、藻类、铁锈、高分子有机物以及部分热源等。同时,它还能截留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硅等。可以应用于各种水源的过滤,包括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也可以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市政供水等领域。
节能高效:超滤设备具有良好的耐温、耐酸碱和耐氧化性能,能在60℃以下、pH为2~11的条件下长期连续使用。此外,超滤系统能耗低,生产周期短,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设备运行费用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