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后跟疼是因为什么
脚后跟疼,也称为足跟痛,一般是鞋子不适、过度劳累、外伤、疾病等原因导致。
1、鞋子不适:脚后跟疼痛一般是鞋子不适,比如穿过小或者是过紧的鞋子,会导致脚部位受到压迫,脚部受力不均从而引起该症状出现。
2、过度劳累:像长时间负重行走、过量运动等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脚部肌肉出现损伤,就会引起脚后跟疼痛,可能还会伴有脚部肿胀的现象。
3、外伤:像撞击伤、碾压伤、磕碰伤等外伤,可能会导致骨关节错位、骨折等,就会出现脚后跟疼痛,可能还会伴有脚部淤青、脚部变形等症状。
4、疾病:像腱鞘炎、跖腱膜炎、足骨骨质增生、足骨肿瘤、痛风等疾病,均可导致脚后跟疼痛,可能还会伴有脚部麻木、按压疼痛感加重的现象。
二、脚后跟疼如何治疗好
1、休息
减少站立、行走和负重活动,让脚后跟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休息可以缓解炎症和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2、冰敷
在疼痛发作初期,可使用冰袋敷在脚后跟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冰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3、物理治疗
可采用超声波、激光、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加速康复。
4、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比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5、鞋垫和鞋子调整
选择合适的鞋垫和鞋子,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减少对脚后跟的压力。不合适的鞋子可能会加重疼痛。
6、康复训练
包括拉伸小腿肌肉、增强足部和脚踝力量的训练等。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足部功能,预防疼痛复发。
7、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骨刺切除等。但手术应作为最后的选择。
三、脚跟部疼痛多久能好
脚跟部疼痛通常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具体取决于疼痛的原因及严重程度,以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
1、如果是劳累过度引起的脚跟痛,一般在休息1天左右,临床症状可逐渐缓解,无需过度紧张。
2、如果是足底筋膜炎引起的脚跟痛,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休息、冰敷和适当的拉伸运动,症状可在数周内缓解。
3、如果脚跟痛是由于跟腱炎引起的,其恢复时间可能较长,需要几周到数月不等。在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是避免过度使用患处,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
4、损伤或骨刺等结构性问题可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有时甚至需要手术干预。术后康复期一般为几个月。
5、其他因素如体重、鞋子的选择、日常活动水平以及是否遵循治疗建议也会影响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