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是指几米以上
国家对高处作业的高度有明确的规定。具体来说,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根据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高空作业通常指作业高度在2米及以上的作业活动。根据国家标准,高空作业可进一步细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高度范围和安全要求。
高空作业的等级怎么划分
1、一级高处作业:高度为2米至5米
常见场景:室内装修、低层建筑外墙维护等。
安全要求:需佩戴安全带、设置警示标识,必要时使用防护网或作业平台。
2、二级高处作业:高度为5米至15米
常见场景:桥梁施工、高层建筑中层区域作业等。
安全要求:除基础防护外,需增设安全绳、防坠器,并安排专人监护。
3、三级高处作业:高度为15米至30米
常见场景:大型塔吊安装、风力发电机维修等。
安全要求:需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使用升降设备或脚手架,并加强现场应急管理。
4、特级高处作业:高度超过30米
常见场景:超高层建筑顶部施工、输电塔高空检修等。
安全要求:必须经专业风险评估,使用全封闭作业平台,并配备实时通讯与生命监测设备。
高空作业常见基本名词
1、坠落高度基准面(datum plane for highness of falling):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
2、可能坠落范围(possible falling bounds):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
3、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adius of possible falling bounds):以为代表,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注:可能坠落范围半径用米表示,其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的基础高度,具体的规定是在统计分析了许多高处坠落事故案例的基础上作出的)
4、基础高度(basic highness):以为代表,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m为半径,划出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柱形空间内的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差。(注:基础高度用米表示)
5、[高处]作业高度(highness of work[at heights]):以为代表,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