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海鲜是餐桌上广受欢迎的美味,它们以鲜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吸引着无数食客。无论是清蒸、爆炒还是煮汤,不同的烹饪方式都能激发贝类的独特风味。贝类大多价格亲民、烹饪简单,且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是家常菜和宴客菜的优质选择。Maigoo小编为大家介绍十种常见且受欢迎的贝类海鲜,包括扇贝、蛤蜊、蛏子、象拔蚌、文蛤、生蚝、海螺、青口贝、海瓜子、贻贝等。
一、扇贝
扇贝因贝壳形似扇子而得名,肉质饱满鲜嫩,中心带有乳白色圆柱形贝柱,口感弹牙。最常见的吃法是蒜蓉粉丝蒸扇贝,高温蒸制后鲜味十足;也可煎烤或炒制,搭配黄油更添香气。挑选时注意外壳完整、轻敲后闭合,新鲜扇贝带有淡淡海水味,冷冻品需解冻后尽快烹饪。
二、蛤蜊
蛤蜊外壳呈扇形或椭圆形,肉质柔软多汁,适合煮汤、爆炒或凉拌。经典菜式如蛤蜊蒸蛋、辣炒蛤蜊,汤汁鲜甜,下饭一绝。烹饪前需用盐水浸泡让其吐沙,避免吃到杂质。购买时选外壳紧闭或触碰后闭合的活蛤,烹饪后未开口的需丢弃。注意不宜过量食用,避免肠胃不适。
三、蛏子
蛏子外形细长似竹管,肉质肥厚有嚼劲,多用于清蒸、葱油焗或辣炒。福建名菜“盐焗蛏子”用粗盐焖烤,锁住原汁鲜味;蛏子煮汤也能让汤底更醇厚。其蛋白质含量高,且含牛磺酸,适合夏季滋补。挑选时观察外壳是否有光泽,触角伸缩灵敏的更新鲜。
四、象拔蚌
象拔蚌因长形虹吸管酷似象鼻得名,肉质脆嫩甘甜,适合刺身、凉拌或煮粥。高档餐厅常将其切片冰镇,蘸芥末酱油食用;煮粥时只需简单调味,鲜味便能融入米粒。象拔蚌富含胶原蛋白和氨基酸,但价格较高,多用于宴客菜。
五、文蛤
文蛤壳薄肉嫩,味道清甜,常用于煮汤、蒸制或酒烧。日式味噌汤常加入文蛤提鲜;中式做法如文蛤豆腐汤,简单清爽。其含钙量较高,搭配豆腐可增强营养。购买时选外壳光滑、无破损的个体,存放时避免泡水过久。烹饪时间不宜过长,文蛤开口后即可关火。
六、生蚝
生蚝被誉为“海中牛奶”,肉质滑嫩,可生食或烤制。经典吃法如淋柠檬汁生吃、蒜蓉烤蚝,沿海地区也常用它煮粥。其锌含量极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挑选时注意外壳厚重、闭合紧密,开壳后肉质饱满有光泽。生食务必选择洁净海域产出的生蚝,肠胃敏感者建议熟食。
七、海螺
海螺外壳螺旋形,肉质紧实弹牙,适合白灼、酱爆或凉拌。白灼后蘸姜醋汁去腥提鲜;辣炒海螺片则香辣过瘾。螺肉含丰富维生素A和钙,但内脏可能藏沙,烹饪前需彻底清洗。煮螺时加少许盐和油,肉质更易脱壳。注意控制火候,久煮会导致肉质变硬,中小火煮5-8分钟即可。
八、青口贝
青口贝又称“淡菜”,外壳黑绿色,肉质柔软,多用于蒜香蒸、白酒煮或番茄烩。法式白酒煮青口贝奶香浓郁;中式做法常加豆瓣酱爆炒。其含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性价比极高。购买时选外壳湿润、无异味的个体,烹饪前需摘除足丝(附着在壳上的絮状物)。
九、海瓜子
海瓜子体型小巧如瓜子,肉质细嫩,适合快炒或凉拌。经典做法如九层塔炒海瓜子,香气扑鼻;椒盐海瓜子则是下酒好菜。其处理方便,吐沙时间短,烹饪时大火快炒1分钟即可,久煮易缩水。购买时选外壳颜色均匀、无破碎的,炒制后未开口的需剔除。
十、贻贝
贻贝与青口贝类似,但壳更薄,肉质更软嫩,常见于中西料理。西班牙海鲜饭、泰式咖喱贻贝都是特色菜;清蒸后蘸酱汁也很美味。其含维生素B族和叶酸,适合贫血人群,低热量也适合减肥者。烹饪前需刷洗外壳并去除足丝,冷冻贻贝解冻后需沥干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