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剧侵权主要类型
1. 内容侵权
剧本抄袭:核心剧情、人物设定、台词高度雷同。
音乐/素材盗用:使用未经授权的背景音乐、影视片段。
2. 版权链瑕疵
改编权缺失:未取得原著小说/漫画的影视改编权。
AI生成争议:AI生成的剧本、画面涉嫌侵犯他人风格。
二、短剧平台侵权怎么处理
(一)平台作为侵权方
1. 紧急应对
立即下架:收到侵权通知后24小时内下架争议内容。
证据固定:保存剧本创作记录、授权合同、分镜脚本等原始材料,使用区块链存证。
2. 协商赔偿
和解谈判:通过版权方律师或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调解,赔偿金一般为侵权收益的1-3倍。
和解协议:需明确“一次性解决”“不承认侵权”等条款,避免二次追责。
(二)平台作为被侵权方
1. 取证维权
侵权取证:使用APP录屏+时间戳认证,或委托公证处对侵权内容公证。
平台投诉:通过对应平台的原创者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等提交电子证据,要求下架内容。
2. 法律追责
行政举报:向国家版权局“剑网行动”专项组提交材料,触发平台约谈。
民事诉讼:索赔金额=侵权方违法所得+合理维权成本(律师费、公证费),可申请诉前禁令冻结对方账户。
(三)法律依据/核心法规
《著作权法》第53条:侵权赔偿上限500万元,恶意侵权可判3倍惩罚性赔偿。
《微短剧内容审核细则》(2024版):要求平台对用户上传内容履行“双重审核”义务(AI初筛+人工复核)。
三、风险预防机制
1. 版权合规体系
四重审核机制:剧本原创性检测;音乐/素材库采购;改编授权链审查(要求IP方提供《著作权登记证书》及完整授权书);上线前法务终审(重点排查敏感台词、画面)。
2. 合作方管理
合同条款:要求制作方签署《版权承诺函》,约定“侵权责任全额连带赔偿”。
分账模式:预留10%-20%分账款作为版权保证金,纠纷结清后支付。
3. 技术防控
AI监测系统:部署相关版权监测工具,实时扫描全网盗版内容。
防盗链技术:对付费短剧进行DRM加密,限制录屏和非法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