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乙烯(CPE)与聚氯乙烯(PVC)的区别
1.化学结构
CPE:由聚乙烯主链经氯化改性制得的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链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无规取代,形成非结晶的弹性体结构。这种不规则的氯原子分布使其兼具聚乙烯的柔韧性和含氯聚合物的特性。
PVC: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氯原子规则地连接在碳主链上,分子链排列较为规整,具有部分结晶特性,赋予材料较高的刚性和强度。
2.外观特性
CPE:外观为均匀的白色粉末,质地细腻,常温下呈非结晶态,手感略带柔性,粉末颗粒间无明显黏连,便于与其他材料混合加工。
PVC:未加工时为白色粉末状,经加工后可制成从透明到不透明的各种制品。硬质PVC表面光滑,软质PVC则呈现柔韧的薄膜或片材形态。
3.性能特质
耐候性:CPE因分子链中氯原子的无规分布,表现出优异的抗紫外线和耐候性能。PVC的耐候性相对较差,长期户外使用易老化。
稳定性:CPE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可达180-200℃。PVC在160℃以上就开始分解,需添加稳定剂。
阻燃性:两者都因含氯而具有自熄特性,PVC的阻燃性能略优于CPE。
4.加工性能
CPE:加工性能优良,可采用挤出、压延、注塑等多种方式成型,加工温度范围较宽,工艺控制相对容易。
PVC:加工需要更精确的温度控制,硬质PVC需在较高温度下成型,同时对加工设备的耐腐蚀性有特殊要求。
5.应用领域
CPE:主要用于需要良好弹性和耐候性的领域,如电线电缆护套、防水材料等。也常作为其他材料的改性剂使用。
PVC:凭借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成本优势,广泛应用于建筑管材、包装材料、日用品等领域。
6.环保特性
CPE:生产过程中不涉及有毒单体的使用,环保性能相对较好。废弃物可部分回收利用。
PVC:可能含有某些添加剂,在废弃处理和回收利用方面存在一定挑战。新型环保配方正在发展中。
7.其他特性
经济性:PVC因成熟的工业化生产而具有明显成本优势,CPE因改性工艺复杂价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