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乙烯(CPE)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是防水施工的基础环节,必须确保基层坚实平整、干净干燥。施工前需彻底清除基层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对凹凸不平处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裂缝需预先用聚合物砂浆修补。混凝土基层含水率应控制在9%以下,可采用1m²塑料薄膜覆盖法测试。阴阳角应做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弧过渡,管道根部等突出物周边需打磨成斜坡。处理后的基层应达到平整、坚实、无明水的标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2.卷材铺贴方法
满粘法:适用于结构稳定、变形小的基层,采用专用胶粘剂双面涂布,涂布量控制在0.4-0.5kg/m²,待胶粘剂表干后(约10-20分钟)进行铺贴,使用橡胶压辊从中间向两侧排除空气。
冷粘法:采用配套冷施工胶粘剂,操作简便且无明火作业风险,特别适合防火要求高的场所。
空铺法:适用于易变形基层,仅对搭接边和周边进行粘结,卷材中部自然平铺,可有效释放基层应力。
机械固定法:适用于轻型屋面系统,使用专用固定件按300-500mm间距固定,固定点需用密封膏加强处理。
3.搭接缝处理
搭接缝处理是保证防水层连续性的关键。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mm,短边搭接不小于100mm。热风焊接时,焊枪温度应控制在200-250℃之间,焊接速度保持0.3-0.5m/min,焊嘴与卷材保持5-10mm距离,焊接后立即用压辊压实。
冷粘法搭接需在接缝处额外涂刷胶粘剂,搭接边压实后溢出胶粘剂表明粘结良好。对于T型接缝部位,应先进行横向接缝处理,再进行纵向接缝施工。所有接缝完成后需进行100%检查,确保无虚焊、漏焊现象。
4.质量验收
质量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接缝检测和功能性试验三个阶段。外观检查要求卷材铺贴平整、无皱折、无破损,搭接边粘结牢固。接缝检测采用专用检测工具检查焊接质量,必要时可进行剥离试验。功能性试验包括24小时蓄水试验或持续淋水试验,水深不低于20mm,试验后检查无渗漏为合格。验收时应重点检查细部节点处理情况,包括管道根部、檐口、变形缝等关键部位。所有验收过程应做好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防水工程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