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滤膜工作原理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筛分作用、电荷效应和溶解扩散,以下是详细介绍:
筛分作用:纳滤膜表面存在着大量孔径大小相对均匀的微小孔径,当含有不同大小分子或离子的混合溶液通过纳滤膜时,直径小于膜孔径的分子和离子能够顺利通过膜孔,而直径大于膜孔径的分子和离子则被截留,从而实现对不同粒径物质的分离。
电荷效应:纳滤膜通常带有一定的电荷,这是由于膜材料表面存在一些带电基团。当溶液中的离子靠近纳滤膜时,会受到膜表面电荷的静电作用。同电荷离子之间相互排斥,使得与膜电荷相同的离子难以通过膜,而与膜电荷相反的离子则更容易通过,从而实现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溶解扩散:溶质先在膜的进料侧表面溶解,然后在浓度差或压力差的推动下,在膜内扩散,最后在膜的透过侧表面解吸。不同物质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扩散速率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二、纳滤膜孔径多少微米
纳滤膜的孔径一般在 1 - 2 纳米之间,1 纳米等于 0.001 微米,所以纳滤膜孔径通常为 0.001 - 0.002 微米。这种孔径大小使得纳滤膜能够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在 200 - 2000 之间的物质,对二价及多价离子有较高的截留率,同时允许部分单价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