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剧的起源
辽南戏的前身辽南皮影戏旧称“本地影”。清末民初时受河北滦州影的影响而丰富了唱腔。同时,又吸收融合了辽南地区的民歌、民乐和曲艺音乐,形成了一套唱腔体系,从而成为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的辽南皮影戏。
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先后出现了王树文(艺名王大嗓)、阎永茂(艺名阎麻子)、马传亮、洪生纯、陈克忠、迟海楼等著名皮影艺人。1956年马传亮等根据吕剧剧本移植排练了用真人扮演的小戏《小借年》,在群众中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普及于业余文艺活动中。这一戏曲形式初名“影调戏”,1958年改名“盖平戏”,1961又改名为辽南戏。2002年1月,正式定名为辽剧。
辽剧的特点
辽剧表演上以中国戏曲表演程式为主体,吸收辽南传统民间艺术。如水袖的运用和武打,适当融合了一些皮影动作。丑角表演还有模拟皮影人物“大巴掌”的滑稽动作和步法。此外还借鉴了辽南秧歌、民间舞和二人转的一些舞蹈动作。唱词结构变化也十分丰富,除常见的“七字赋”(七字句)“十字赋”(十字句)外,还有“五字锦”(王字句)“三字经”(三字句)“六字头”(三、三句式)“三赶七”(句式为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宝塔形结构)“大金边”“小金边”(跟句重复)“啰嗦句”等。
变化多样的唱词句式为辽南戏唱腔带来多种处理方式,形成板腔体和部分曲牌联接的方法。唱腔上分男、女两大系统。生、旦、净、丑各有自己的旋律和基调,其中以丑角的唱腔尤为独特。在辽南戏形成和发展中还派生出一些新的唱腔,如糅合滦州影腔。
伴奏乐器以四弦为主,配以三弦、高胡、扬琴、琵琶、管、笛、笙等。演现代戏时还加上古筝、二胡、板胡、提琴及电吉他等,以增加戏剧气氛。
辽剧的代表剧目
《宫门断鞭》《逼嫁杀店》《龙凤镜》《打灶王》《当箱子》《花为谁开》等。
辽剧的局限是什么
1、缺乏新生力量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辽剧演员都逐渐步入老年阶段:很少有新生代演员加入进来,这就导致了演员队伍老龄化。老年演员往往要经历一些身体上的限制,不能像年轻演员那样活力四射。而辽剧需要的是年轻、活力、才华横溢的演员。
2、缺少尊重与支持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追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辽剧往往被人们付之一笑,认为这是一种落后、无趣的文化形式。这样的态度让辽剧的生存面临很大的挑战。
3、市场需求不足
主要由于观众群体的流失和转变,本来对辽剧感兴趣的观众慢慢地减少了。而新的观众层次对辽剧这一传统文化不太感兴趣。这使得辽剧在市场上的地位日渐下降。
4、缺乏宣传
辽剧文化并非受到广泛的宣传与推广,使得广大人民对辽剧的了解很有限甚至不了解,这也导致了观众缺乏对辽剧的认同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