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参加了美国海军,服役于大西洋舰队摄影特遣队。
1952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
1963年,转到霍普金斯大学执教。
1971年,被哈佛大学重新召回研究生院,负责该校的企业史研究。
2007年5月9日,逝世,享年90岁。
1962年,出版了《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该作品后来被人们称为钱氏三部曲的第一部。
1977年,出版了钱氏三部曲的第二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并在出版当年就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的纽康门(Newcomen)学术奖和哥伦比亚大学班克罗夫(Bancroft)美国历史研究奖,后来还获得了美国新闻图书最高奖普利策(Pulitzer)奖。钱德勒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
1994年,出版了钱氏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李维坦:多国公司和新全球史》(合编),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
《工业世纪的成型:现代化工业和制药业的惊人故事》,哈佛大学出版社,2005
《发明电子世纪:消费电子品业和电脑业的史诗般故事》,自由出版社,2001
《由信息转型的国家:信息如何把美国从殖民地时代转变到当前时代》,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动态企业———技术、战略、组织的作用和区域》(合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大企业与国家财富》(合编),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
《规模与范围》,哈佛大学出版社,1994
《管理者的科层:现代工业企业兴起的比较性透视》,哈佛大学出版社,1980
《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者的创新》(编),阿诺出版社,1979
《杜邦和现代公司的造就》,哈泼与劳出版社,1971
《铁路:美国的第一个大企业》,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5
《战略与结构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62
《普尔———编辑、分析家和改革家》,哈佛大学出版社,1956
《罗斯福书信集》(合编),哈佛大学出版社,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