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下午,世界最大电子代工企业鸿海精密工业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召开记者会,宣布将投资2890亿日元收购夏普普通股,以及预计斥资999.999亿日元购买夏普特别股,共计砸3890亿日元(约224亿元人民币)取得夏普近三分之二的股权。
同一天,美的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的细节也确定了。双方宣布已正式签约,美的将以约537亿日元获得东芝家电业务的主体“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1%的股份,东芝将会保留19.9%的股份。通过收购东芝家电的控股权,美的可在全球使用东芝品牌40年,并获得一批技术专利,提升全球竞争力。
事实上,夏普早在2月25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就决定接受鸿海提出的收购方案,但之后由于夏普先前未披露的负债浮出水面,鸿海宣布暂停这宗收购计划。双方在对夏普潜在债务问题持续谈判后,决定降价20%。原先的收购方案为4890亿日元。
在成功令日本工业巨头夏普降低身价20%之后,台湾鸿海精密与日本夏普最终达成收购意向。这宗收购交易创下单一海外企业收购日本科技企业的最高记录。
在周三公布的联合声明中,夏普正式决定接受台湾鸿海提出的降价1000日元的并购案,总价为389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
在认购夏普增资发行普通股后,包括鸿海及共三家子公司合计将持有夏普增资后66%的股权。鸿海也将认购夏普增资发行的1136.4万股特别股。发行新股的每股价格从118日元降至88日元,鸿海支付夏普履约保证金1000亿日元。
台湾鸿海精密旗下鸿准宣布拟由Foxconn Technology Pte. Ltd.以每股88日元的对价认购夏普新发行的64.64亿普通股,取得夏普增资发行新股之后大约13%的股权,总认购金额约568.832亿日元。
鸿海还将收购夏普主要债权银行持有的1000亿日元优先股,银行也同意延展夏普的融资,并追加约3000亿日元融资给夏普。
鸿海集团副总裁戴正吴周三在台湾证券交易所的记者会中表示,鸿海称与日本夏普将于4月2日在日本大阪签约。
夏普早在2月25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就决定接受世界最大EMS代工企业鸿海精密工业提出的收购方案。夏普将以富士康为配股对象,通过第三方配股发行新股,筹措4800多亿日元资金。鸿海的出资比例将达到66%。
但当天傍晚,由于夏普先前未披露的或有负债浮出水面,鸿海宣布暂停这宗收购计划。双方针对夏普的潜在债务问题持续谈判。
日本读卖新闻周三报导称,鸿海计划对夏普管理层进行改组,其中包括撤换社长高橋興三(Kozo Takahashi)。夏普此前曾表示,鸿海将会对董事会多数人进行遴选。据路透社,消息人士今年稍早表示,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曾表示,会保留夏普多数高层 管理人员,并承诺不裁员、不泄露面板技术。
虽然拥有百年历史的夏普曾是获利丰厚的高端电视机生产商,但由于经营更加灵活的亚洲对手大幅降价,其对液晶显示器(LCD)的巨额投资未能获得回报。尽管自2012年以来曾两度获得银行救助,但日本夏普仍未能成功扭转亏损局面。
夏普周三宣布,将2015财年营收预估下调9.3%至2.45万亿日元,预计营运亏损1700亿日元,远逊于此前预期的盈利100亿日元。夏普2014财年净亏损2223亿日元。
事实上,台湾鸿海集团董事会主席郭台铭早在2012年就意图收购夏普,但当时提出的每股550日元的收购方案被对方拒绝。
就在一个月前,日本政府的救助基金还试图接手负债累累、长期亏损的夏普,但该基金提出的收购价格大幅低于鸿海,且表示要进行裁员整改。这无异于将夏普推向鸿海。
毫无疑问,鸿海看中的正是夏普全球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鸿海设在大陆的公司富士康是苹果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基本采用夏普的液晶面板。苹果电子产品业务占富士康收入的一半以上。
台湾鸿海获得夏普面板技术之后,可以强化它对苹果公司的定价能力。苹果料将于2018年之前在其iPhone手机上采用OLED屏幕。OLED屏幕比其他屏幕更薄更轻,柔韧性也更好。
夏普公告中还援引市场调查机构数据指出,2020年OLED屏幕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39亿美元,较2014年年均增长率达16%。
收购夏普意味着富士康能削减生产iPhone等产品的成本,减少对三星面板的依赖。毕竟,苹果和三星之间因为设计和知识产权的争端导致竞争加剧。
不过,路透社援引分析师观点称,即便没有不信任的老账,也几乎没法保证合并后的公司将能够在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等新屏幕技术方面打败对手。
Daiwa-Cathay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Kylie Huang称,三星电子的显示器部门以及LG显示器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可能是OLED屏幕的优先选择。
台湾证交所的鸿海精密及鸿准精密的股票已于30日暂停交易。在上述合并声明发布之前,夏普股价周三收盘涨3.85%,至135日元。
谈判过程历经波折
其实,鸿海跟夏普的资本纠葛最早要追溯到四年前,当时夏普就与鸿海达成协议,同意鸿海向夏普主体进行出资,但随后夏普以股价下滑为由一直未能实现。对鸿海产生不信任感的夏普表示,如果采用鸿海方案,作为定金需要支付保证金,鸿海对此表示同意。
去年,夏普曾收到鸿海和日本产业革新机构的两份竞购提议。日本产业革新机构是日本政府支持的基金,该机构计划向夏普注资3000亿日元,并提供2000亿日元的信贷额度。但鸿海一心想拿下夏普,郭台铭不断提高报价,最终形势逆转,夏普的债权银行和董事会选择了鸿海的方案。
上月25日,夏普正式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决定接受鸿海4890亿日元的收购提案。不过就在当日晚间,鸿海子公司富士康又发声明称,将推迟签署收购夏普的最终协议,因为此前一天后者提交了一份约3500亿日元(合203.35亿元人民币)的“或有债务”清单。之后一个月双方一直处于斡旋之中。
瞄准液晶尖端技术
消费电子产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夏普业绩承压是该公司出售资产的最重要原因。同样在昨日,夏普在其官网发布公示称,预计2015财年(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将净亏损1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而此前的预期是盈利100亿日元。声明表示,下调业绩预期的原因是液晶面板销售不振、工厂的劳动率低下等原因。
此外,梁振鹏指出,鸿海旗下有一个子公司叫做群创光电,主要业务就是做液晶面板,收购夏普后,可以与夏普的液晶第十代生产线产生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由于给苹果做代工,富士康每年都要采购大量的液晶面板,夏普拥有最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收购夏普后,鸿海在与苹果的谈判中就能获得更多的议价权,同时也可以在苹果的物料清单当中占据更大的地盘。
资料显示,鸿海是苹果代工厂富士康的母公司。虽然富士康市值超过500亿美元,雇员规模也有百万,但名气却不如一众科技企业,因为其主要的业务是代工,富士康生产的产品贴的是苹果、索尼和英特尔等企业的商标。近年来富士康也在向上游的“技术代工”转型,在代工别人产品的时候也要研发自己的专利,所以天价收购夏普这样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正是鸿海向技术导向转型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