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代工之王”却是台湾地区的鸿海集团。几乎是在世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鸿海集团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以及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市面上绝大多数你能见到的电子产品均出自这家企业。那么,它是凭借什么在40年当中,由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作坊成长为世界工厂“代工之王”的呢?下面告诉你富士康那些你不知道的事?鸿海代工之王是怎样炼成的?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用母亲标会来的钱和几个朋友在台湾建立一家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一起承接塑料零件订单。鸿海成立不久,马上遭遇经济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经营十分困难。合伙的朋友决定放弃,但是郭台铭不肯,就向岳父借钱盘下了这家公司。
1981年,IBM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郭台铭认准电脑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决定进入电脑相关领域。1983 年,鸿海开发出电脑用连接器,使鸿海开始与电脑厂建立关系,也使鸿海进入PC领域。这一年鸿海员工数扩大到300,资本从1982年的1600万增加到1983年的4600万。这一决定,成为鸿海发展的转折点,从此由一家营收无保证的小厂向着成为帝国迈出一大步。
1985年,创立FoxConn品牌。郭台铭毅然前往美国坐阵、开拓市场,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攻下康柏等公司的订单。第一次美国之行,订单不是很大,最大的收获是让鸿海决定舍弃代理商的方式,改找一位美国当地人做营销经理,自己开发市场和客户,迈出奠基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1988是对鸿海发展史上不能忘记的一年。这一年鸿海员工达到1000人,营业额达到10亿台币,并制定了第一个5年计划。更具战略性质举动的是鸿海在深圳投资建厂,虽然只是百十来人的小厂,但却为现如今富士康龙华基地打下基础,甚至为在大陆布局打下了基础。
目前,鸿海在中国大陆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员工总数超过100万。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2446亿美元,按海关统计,占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的4.1%,2012年旗下15家公司入榜中国出口200强,综合排名第一。除亚洲外,鸿海的生产基地已遍布欧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代工厂。
贸易与制造在全球的转移来自于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富士康将此商业本质在供应链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例如富士康在中国形成了隐形关系网,不仅雄踞全国第一的用工量,而且通过巨额的税务使其与地方政府构成牢固的利益联盟体。通过这层关系,富士康不仅成为大陆各省市争抢的投资对象,而且收获了各种特权待遇。
富士康在把握中国转型背景大历史机遇下依托其强势的供应链,实现了70%的增长神话,在向万亿级的超大型集团挺进,这跟他的供应链超级产融结合是密切不可分的,也是其运作的特色之一。富士康产业王国的“工业+地产+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组合已经初具雏形。
富士康基于供应链资源整合的未来发展需要相应产业金融体系支撑。特别是其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的3C渠道事业更需要消费金融的支持。依托超级产融结合全面释放富士康在供应链上的优势与资源特征为其产业王国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构筑系统的利润统一体,全面整合与集成供应链各层级乃至产业链各层级利润。富士康真正最牛的是什么呢?富士康在集团内部进行订单调度,不停地把订单撬到某一个他要包装业绩的子公司里去,使得这个子公司业绩很好看,令他去上市或获得融资,富士康利用这种订单银行,工业银行的手法,来回撬这5000多亿的订单,促使他下面出现了30多家富有的子公司。
富士康号称“赤字接单 黑字出货”,即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接受订单,通过制造、营销各个环节的努力,压缩和节省成本,仍以竞争性价格将货交给客户。报表出来,别人认为没有利润的,在富士康能做出盈利,还不是小数目。同时,在国际客户的代工订单招标中,能够满足国际客户品质要求的外包厂商也就只有包括富士康在内的数家,为确保订单的规模与数量富士康不乏“赤字接单”,维持工业银行的高效运转,以规模与体量提升自己竞争力,掠夺其他企业生存空间,最大化聚集生产资源以反哺企业成长。
以在大陆投资为例,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在成本和政策上的比较优势,直接降低其产品的制造成本。很多地方的政府为了积极招商,除了为厂商整地铺路,还把“二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放宽为“五免五减半”,即前五年免税,后五年只交一半税。如果十年之后还继续投资,可以继续享受“减半”优惠。这在台湾恐怕是很难想象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保持30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和顺差格局的关键因素。富士康无疑是其中的受益者。
鸿海在郭台铭的带领下,在几个历史关键期,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有着精准的企业发展战略。例如郭台铭早就预料到,手机代工厂的毛利率只会像个人电脑业一样,不断下滑到只剩5%,因此,郭台铭心中打了如意算盘是一支手机100美元,如果只拿到其中20美元的订单,从中赚到10美元,是不是比拿到80美元的组装订单,只赚5美元要好多了呢?这就是富士康成功的关键。
富士康代工所需要的零件几乎全都内制化,包括软件都能内制,同时并购“奇美通讯”以建立内制化软件研发与资讯流。垂直整合,连材料都自行生产,让富士康成为世界第一代工企业。富士康超越了一般电子代工企业的经营范围,除了零件研发之外,研发重点向上游延伸,包括镜头等光学仪器的制造技术、汽车零件的制造技术、生产线的无人化技术,都是其未来内制化的重点。
关于速度这一点,富士康绝不会让客户失望。从接单到交货一气呵成,让客户抢得先机。尤其是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短,能否攻占市场供货稳定的商品,取决于代工厂的交货速度。
在富士康的深圳工厂中,有报关人员长驻,使报关手续能够尽快办理,由于政府给予富士康报关上的方便,因此,富士康目前是中国出口额最高的企业。
郭台铭说,非效率的民主主义,不如合理的集权主义。这是富士康成功的秘诀所在。大家所熟知的军事化管理的另一方面,是为员工保有股息配额;轮班制与长时间工作的另一面,则是挖角与广征人才,这些亦刚亦柔的做法,都显现出郭台铭的领导力。
员工自杀屡屡发生,暴露了其内部管理隐藏的各种危机。其中尤以2010年深圳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最为典型。2010年,鸿海旗下大陆子公司富智康国际接连发生20名员工意外伤亡事件,其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员工自楼上跳下自杀。由此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富士康公司要求员工签订不自杀协议,不自杀协议,承诺若发生非公司责任原因导致的意外伤亡事件(含自杀、自残等),同意公司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本人或家属绝不向公司提出之外的过当诉求,绝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公司名誉受损或给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造成困扰,给予10万RMB人道赔偿。
2010年6月8日,郭台铭在股东会上宣布停止所有抚恤金发放。郭台铭特别指出,轻生绝对是“最笨的方法”,因此宣布停止所有抚恤金的发放。
2012年10月5日,苹果公司最大代工厂富士康郑州厂区有3000至4000名工人罢工,原因是iPhone 5被客户投诉品质出现问题,富士康生产线工人因而压力倍增,并迁怒于质检人员,双方更发生冲突。最后质检人员选择罢工,导致多条生产线停产。
2013年1月22日,北京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富士康电子厂三期上千名员工因不满北京厂区不发年终奖金及不调涨薪资发起罢工,并聚集在餐厅包围高级主管要求答复。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则于2013年1月23日称此事属于内部争议。除此,成都、江西等地也因种种原因发生过罢工事件。
索尼的PlayStation 4的生产由中国大陆富士康所负责,然而在PlayStation 4发售后,产品大批量地出现质量缺陷。国外游戏论坛NeoGaf调查问题产品批次及生产地,以及了解到此前中国央视报道富士康用工不当问题,相信是富士康的产品制造出现了问题。此前报道的富士康用工不当问题,当中涉及富士康强迫前来富士康实习的大学毕业生加班加点,长期的高压工作以及缺乏人性关怀导致实习学生以及工人健康问题百出,受害学生以及工人则以所组装的PS4作为泄愤工具。此次不仅成为了PS4质量问题的舆论焦点,更再次暴露富士康的用工不当、血汗工厂等问题。
内地的代工企业不断崛起,其中比亚迪王传福仅仅用了几年时间,便迅速“复制”出近乎相同的手机代工产业链,成为其强劲对手。更让郭台铭无法接受的是,从2003年起陆续有400多名富士康员工跳槽到比亚迪,其后上演的商业间谍门等事件宛如电视剧般精彩。比亚迪们的崛起给鸿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为了化解少数供应商独大和产业链过于集中的风险,目前,苹果已经开始采用分散供应商的策略,增加中小型厂商的数量。而中国供应商的数量同比增加了20家。苹果这一政策,对于富士康无疑是釜底抽薪。
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也水涨船高,这让鸿海的低工资策略无法维持,屡屡出现的罢工、自杀等事件或直接或间接都与之有关。虽然目前其已经向中西部迁移,然而也只是缓兵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成为其未来发展的致命隐患之一。
2013年5月31号,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集团正式发布公告,采用“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为正式中文名称。
作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富士康国际的目标是发展智能手机相关产品,并将之和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相联系。要摘掉“血汗工厂”的帽子,强调“智慧”的科技转型可能是更名传递出的另一个信号。
2006年富士康跟随诺基亚来到印度,并在钦奈建立了自己的代工厂,主要生产诺基亚手机。2011年4月,富士康在巴西设厂生产苹果产品。随着诺基亚的衰落最终并入微软,富士康订单量锐减,因此决定2014年12月24日起暂停生产,进行产线重整。富士康印度工厂危机波及巴西工厂,预计巴西工厂将于2016年正式关闭,届时订单全部交由中国生产。
富士康集团环渤海地区:此地区主要包括了北京、天津、廊坊、烟台、营口、秦皇岛等地,富士康招聘的人员主要从事的是以无线通信、云计算、纳米科技、消费电子、电脑组件的工作,这些厂区也是以上述这些工作为骨干产业。
富士康集团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包含的产区非常多,有晋城、太原、郑州、南阳、鹤壁、济南、武汉、衡阳、南宁、长沙、北海、重庆、成都、贵阳等地,这些厂区的重点目标是发展精密模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自动化设备等。
富士康集团珠三角地区:布局是佛山、东莞、深圳、中山、惠州等地,富士康招聘的深圳园区主要是以科技研发和电子商务为主打的“五中心一基地。”
富士康集团长三角地区:本地区布局是上海、南京、昆山、淮安、阜宁、宁波、杭州、嘉善等地。这些地域厂区所组成的是以精密连接器、液晶显示器、无线通信组件等为产业链以及供应链的聚合体系。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不仅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国民营企业,还是一家没有...
个性时尚、新鲜感、性价比,这些都是年轻人追求的东西。而高街品牌的理念恰好迎合年轻人的口味。...
2013年被称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元年,2014年被成为跨界与颠覆的元年,跨界营销早已不是...
当年日本家电品牌的辉煌,依然令人记忆犹新。如今,松下裁员、东芝裁员、日立裁员、三洋转售、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