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这份报告调查了40个城市,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平均值只有59.92分,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
宜居指数排名全国前10的城市: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距离。《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宜居城市建设三短板:安全、健康、交通
《报告》提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方面,按照居民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公共服务设施是否方便、自然环境是否舒适、人文环境是否舒适、交通是否便捷、环境是否健康和城市是否安全。《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指出,安全、环境和交通这三个关键词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短板。
中国宜居城市的分维度评价
一线城市的城市安全性评价较高。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距离全国宜居指数平均值差距达到4分以上,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领先。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五个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得分均超过65分。
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最高的五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
文化特质提升了城市人文环境舒适性。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最高的城市主要包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和威海等城市,均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抑或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
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40个调查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在40个案例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中等收入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满意度最高
据了解,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最幸福的城市在哪里?
除了城市宜居指数,《报告》还列出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通常宜居指数高的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也比较靠前。研究显示,我国居民幸福感排名最高的城市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和其他城市相比,这些城市宜居性要素评价都在均值以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良好;所在城市生活压力比一线城市要小,发展活力很强,是适合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央广点评:宜居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两千年前,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城,所以盛(cheng)民也”。20年前,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城市,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6年前,上海世博会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可能会有很多判断指数、衡量体系,但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不应该只是物质丰满、秩序匮乏的钢铁森林,城市的核心是人。判断标准应该注重人们的切身感受,对很多人来说,衡量是否宜居或许就是衡量8个字:衣食住行、安居乐业。
人们选择留在城市,不单是为了生存,更是寄托了自己的梦想与希望。在我国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各类城市应该如何定好位、定准位?公共政策应该如何支持城市的发展?让人们在城市的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一切工作和政策制定的价值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