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企名单 山东国有企业有哪些 山东省管企业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品牌童话 上传提供 ★★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山东国企众多,国有经济发达,被人们誉为“大象经济”。山东省国有企业资产占全省企业半壁江山,70%国有企业资产分布在煤炭、钢铁、汽车、机械制造、基础化工等传统领域,上市国企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计算机、汽车和化工等领域。2018年山东省属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实现盈利额首超600亿元。
山东国有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性质
1 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4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5 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6 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7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8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9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10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省管国企
11 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12 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13 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14 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15 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省管国企
16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17 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18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19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0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1 山东国惠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2 山东南郊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3 山东省财欣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4 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5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6 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7 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8 山东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29 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0 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1 水发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2 山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3 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4 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5 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6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7 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38 德华安顾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省管国企
  • 推荐阅读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提交资讯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安徽省属国有企业名单 安徽大型国企有哪些
安徽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作为国资大省,安徽省一直在积极推进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的国资改革。在2018年国企改革“双百企业”中,安徽共有6家企业入选,分别是:铜冠铜箔、国元农业保险、华塑股份、皖垦种业、长城军工、飞马智科。
国企 央企
8.5w+ 53
广州国企有哪些公司 广州市国有企业名单
广州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80%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广州国企在广东省具有重要地位,对广州经济影响巨大。在面临互联网经济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国有企业通过重组与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国企 央企
7.8w+ 58
武汉国企有哪些单位 武汉市国有企业名单
作为超大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武汉国资国企创造了一批影响全国的改革样本。武汉的国有企业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保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经过几轮改革,武汉国企数量减少,但是效益水平却明显提升,目前武汉国企多集中在城市建设、公共交通和金融商贸领域。
国企 央企
7.1w+ 150
国资委公布最新央企名单 想了解国企名单的同学可不要错过了
国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地位,既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又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在金融服务和公共事业等领域也有一定建树,且基本覆盖全国各个省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国企 央企 ★★★★
9.1w+ 118
新疆有哪些国企 新疆国有企业名录一览
新疆国资委监管企业在能源、交通、投资、文化、金融、化工、钢铁制造业等均有显著贡献,并着力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安排“扶贫攻坚”、“访惠聚”等南疆项目,让全社会享受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贡献力量。
国企 央企
6.4w+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