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是以城市内的各大企业为支撑,而一个城市的重要企业也可以看作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例如腾讯、华为、中国平安、中兴等企业见证了深圳的成长,百度、联想、小米等科技企业成为北京的代表性企业,而阿里巴巴更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杭州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大型企业甚至能把整座城市的经济都带动起来。下面我们就来盘点各大城市都有哪些知名的大企业。
我国大型企业基本呈现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的空间分布特点,大型企业总部基本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核心地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 中国各城市大型企业分布:
从数量上看,北京、上海、深圳为第一梯队,广州、杭州、成都、苏州为第二梯队,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第三、四梯队。 从行业上看,电子类品牌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北京;家电品牌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宁波、杭州。
食品品牌分布呈现出分散化格局,其中重庆、成都和贵州主要是酒类酿造行业,青岛、淄博是传统的食品加工城市,呼和浩特乳制品加工发展迅速;纺织服装类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杭州、苏州、福州。
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的市属国企是最多的,高达90家,且有监管和双管之分。其次是天津市国企高达60家,上海、武汉、广州、重庆的国企数量在30—50家范围内,其余城市国企数量基本在10-20家左右,少数央企分布在各个城市内,绝大多数集中在北京。
城市 | 国企数量 | 城市 | 国企数量 |
北京 | 90 | 青岛 | 25 |
上海 | 45 | 长沙 | 15 |
广州 | 33 | 大连 | 18 |
深圳 | 21 | 沈阳 | 28 |
重庆 | 36 | 西安 | 10 |
成都 | 13 | 郑州 | 6 |
天津 | 60 | 武汉 | 42 |
杭州 | 13 | 苏州 | 21 |
厦门 | 26 | 南京 | 12 |
北京国企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生态环境和民生等领域,重点支持城市公共服务产业,聚焦发展“高精尖”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有序退出低端低效产业。通过一系列改革,北京的国资国企正进一步增强活力、释放潜力、提升竞争力,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上发挥着引领作用。
上海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建筑、房地产、电力设备、商贸零售行业等领域。经市国资委调研梳理,上海市属国有企业正常经营的各类品牌有855个,获得市级以上及国际认定的品牌企业有266家。“中华老字号”和“上海老字号”全市共222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66%。
广州国企80%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广州国企具有重要地位,对广州经济影响巨大。在面临互联网经济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国有企业通过重组与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深圳国有企业注重对新技术、新产业研发技术的投入,截止2018年,深圳国企在效益上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并向全国100多座城市输出智慧交通的“深圳模式”,目的就是打造最强城市大脑。深圳国企改革在金融、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都展开了积极的举措,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态势。
总部在北京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居世界各城市前列,其中国企、央企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此外,外资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金融企业和信息企业占比最高。据了解,北京将完善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提升总部经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做大做强总部经济。
世界500强中总部在上海的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反映出随着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领军企业实力同步跃升,相关企业品牌在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打响,高质量企业发展的特点充分显现。
在世界500强名单中,深圳入选企业数量也名列全国前茅,其中,科技巨头华为、腾讯,金融巨头平安保险、招商银行,矿业巨头正威国际,快递企业顺丰,新能源汽车公司比亚迪,以及中国电子、深投等企业常年入选世界500强。
从中国500强榜单的公司总部所在地数量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分别有78、33、27家企业上榜。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深圳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三座城市诞生了一批世界级本土企业,如腾讯、华为、百度、联想等企业。
城市 | 数量 | 城市 | 数量 |
北京 | 78 | 上海 | 33 |
深圳 | 27 | 苏州 | 7 |
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有多达78家企业来自北京。除了国企四大行、中石油、中石化等传统名企,百度、联想、小米等科技技术企业仍是北京的重点经济领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突出的科技创新实力,可以很好地催生领先前沿技术,加快培育金融科技产业链,创新企业生态系统。
在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上海共有33家企业上榜,其中进入百强的企业有10家,营收超千亿的企业有19家,超万亿的企业有1家。上海上榜企业中,宝武钢铁排名最高,其次是上汽集团,此外,交通银行、中远海运、绿地控股、浦发银行、中国船舶、太平洋保险、上海建工等企业也常年上榜,且位列前100名。
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深圳共有27家企业上榜,其中平安保险、华为、腾讯、比亚迪、招商银行、万科、深投控股等深圳企业排名500强名单前列,体现出深圳高新技术、金融、互联网、先进制造等产业优势明显。
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深圳市民营企业十分突出,华为、万科、腾讯、平安、正威等企业均来自深圳。从地区分布来看,民营企业500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四个直辖市中,北京民营企业500强数量最多,为23个,上海20个,重庆9个,天津8个。
城市百强企业均由各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以及其他经济联合会等共同发布,按照营业收入进行排序,通过对填报指标进行数据梳理、分析和总结,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全市企业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具有权威性。
从数量上看,北京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一,主要得益于央企、互联网、创新科技和金融业的良好发展;上海、深圳紧随其后,杭州、广州排名第四、第五。从市值上看,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中心,上市公司市值总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广东、上海、杭州、厦门等沿海城市位于第二梯队,武汉、重庆、南京、天津等属于第三个梯队,市值总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 从行业上看,我国上市公司以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导向型公司为主,例如房地产、医药、化工、机械、汽车、零售行业。
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国内比较有名的上市公司总部很多都坐落在北京市,纵观沪深两市,其中北京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突破三百多家,不止在数量上具有优势,北京上市公司的市值总量在全国也是处于先导地位,其中工商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大型企业的市值都遥遥领先于大多企业。
上海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所在地,从1990年首批只有8只股票挂牌交易,到如今拥有一千多家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经过数年经营,上海上市公司在经济结构、体量、上市公司的市值总量方面均名列前茅,其中包括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汽集团等大型企业悉数上榜。
截止2019年,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数量已突破593家,而广州地区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超过累计162家,广州市A股上市公司中已达到99家企业。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广州上市公司市值增长较快,已突破2.4万亿大关,处在全国前沿位置,在广州前十的市值公司中行业比较多元化,涵盖地产、科技、金融、制造业、健康、医药、航空等多个门类,有超过5个千亿级以上公司。
2018年底,深圳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85家,其中主板80家、中小板116家、创业板89家; 截止到2019年,数据显示,深圳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突破406家;其中深圳境内A股上市公司达到288家,且有17家公司A股、B股均上市;按照上市地点划分,上交所22家,深交所266家(主板58家、创业板91家、中小板117家)。
长三角、珠三角的普通地级市创新动力强劲,北京、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均超过一万家以上。相比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具有明显政策倾斜的城市,苏州、东莞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代表性普通地级市,各自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都超过了4000家,仅次于北上广深,与直辖市天津持平。中山、无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600家,逼近区域中心城市南京、西安;佛山、珠海、常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惠州、扬州、绍兴等众多三四线城市,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也均与中西部各省省会体量持平。
北京拥有超过两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位列全国市级数量第一。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意味着该企业在本领域中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价值,是科技行业的金字招牌,在企业税收、项目申报、人才引进、提升品牌形象、企业招投标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意见》,预期到2020年,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5万家左右,到2022年,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2万家,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设立各种科技专项积极引导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发挥科技重大专项的带动和引领作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在智能机器人、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生物健康、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自2008年深圳开始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较快,特别是2016年和2017年,在深圳市、区两级政府加大对企业创新的引导和政策激励力度下,深圳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有大幅度的增长。2018年底,深圳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11980家,仅次于北京,在全国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