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的二手汽车市场品牌榜发布了,一起来看下本次发布的榜单的品牌数据情况吧。二手汽车市场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榜单共收集了二手汽车市场行业超过16个品牌信息及54130个网友的投票做为参考,发布的品牌榜单由CNPP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综合分析了二手汽车市场行业品牌的知名度、员工数量、企业资产规模与经营情况等各项实力数据,发布了本榜单数据,仅供方便用户找到好的品牌参考使用,具体榜单请按最新更新数据为准。
1、将营运车当非营运车卖
有的车主高价买进的二手车才刚刚开了半年,年检时却被通知车辆已达到报废年限,需强制报废,理由是此车为营运车辆,这可让车主苦不堪言。不管是“营运”车还是“营转非”车,车价都要比非营运类车辆低一半;不少“黄牛”将营运车“低价收高价卖”,牟取中间的差价。购买二手车时,车主务必要求查看车辆的使用属性,只因价格低于市场价就出手的话就会吃大亏。
2、“黄牛”卖车,车况猫腻多
“黄牛”收到车后,一般会根据基本车况进行“包装处理”,报废车、超龄车、事故车、泡水车、超远途车,在他们的手上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修到能让买主开走,就算大功告成。真皮套旧了,换一个人造革的,成本价300元。轮毂锈了,用化学药水泡,泡完再用砂纸磨,亮度比新的还新。但是买家没用多久,就发现真皮套掉皮。空调漏氟,临时灌一罐进去,买家试车的时候发现空调动力还不错,但买了没几天就会发现空调没反应了,因为氟都漏光了。发动机接线有问题,随便搭根线打燃火就行,总之,哪儿有问题就用最简单的方法临时解决,只要把车卖了就万事大吉。
3、将黑车当手续齐全车卖
黑车,多是那些盗抢车辆,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车只需要归还车辆即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明知是盗抢车辆却依然购买,那么归还车辆后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鉴别黑车最重要的还是看车辆手续,检查发动机、VIN码与所附手续是否一致,且需认真核对手续的真实性,切不可为了图省事而吃大亏。
4、小心网上超低价出售的车辆
在网上超低价出售的二手车往往不是盗抢车辆,就是为骗取购车定金撒下的诱饵。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更没有无缘无故低价出售的车型。例如,2万元就能买个奥迪,手续齐全还包上牌,多数是骗子为了骗取定金而抛到网上的诱饵。车主切忌信以为真,不可随意向陌生人交付全部车款,以防付定金后骗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5、“黄牛”收二手车谈判陷阱多
作为经验资历深厚的二手车“黄牛”而言,都有一套独特的收车谈判技巧。对他们而言,收车相当关键,如何能以最低的价格,拿到一部有卖相的好车,全在一张嘴上。内功深厚的“黄牛”光从外观就可基本能够估出车价,用肉眼即可分辨车辆是否有过大修。他们一般会先以高价把卖家吸引过来,然后再仔细挑剔出车辆的各种细节毛病,一点一点往下压价,等到给钱的时候,再甩个零头,这样就能压下来不少钱。卖家一般都想着来都来了,千儿八百的也就不计较了。最有猫腻的是,很多卖家在卖车时车辆还有商业险未到期,80%的车主都不知道可以退险,因此“黄牛”通常收到车后就去退险。如果收的是几十万的豪华车,退险就可以让“黄牛”挣上近万元。
6、调表车当里程少的车卖
最值得一提的猫腻是调里程表。一般情况下,“黄牛”手里的二手车都会调里程表,50~100元,想调多少调多少。二手车市场一直充斥着“返春术”,车主从车贩子手里购买二手车时大可不必完全相信仪表盘显示的里程数,关键还是看车辆本身的真实使用状况。里程表并非判断车况优劣的唯一标准,车主要根据车辆外观、车龄、使用情况、损耗程度等因素综合估价,避免高价买到调表车。
7、将重大事故车当好车卖
重大事故车翻新之后继续流通,在传统二手车市场并不少见,这类车辆虽然很便宜,但却往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翻新后的事故车仅凭肉眼很难区分出来,车主购车前应想尽一切办法摸清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当然,对于日常常见的小刮蹭或者轻微追尾造成的漆面、钣金损伤等“皮外伤”,只要不是内伤,车主大可不必惊慌。
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猫腻众多,对于消费者而言,“黄牛”五花八门的手段可能防不胜防,只有不贪小便宜,找正规二手车交易渠道卖车和购车,才是保障切身利益的最佳途径。除了各大品牌4S店,一些民营的汽车大卖场和公开拍卖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有将消费者的利益、权益放在首位,价格透明、流程透明、操作规范,从收车到售车都正规化、流程化,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选车、踏踏实实购车,二手车企业乃至二手车行业才能有更宽阔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