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别名/俗名 | 学名 | 发布时间 | 发布批次 |
1 | 毒麦 | / | Lolium temulentum L. | 2003年 | 第一批 |
2 | 互花米草 | / |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 2003年 | 第一批 |
3 | 假高梁 | 石茅、阿拉伯高梁 | 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 2003年 | 第一批 |
4 | 蒺藜草 | 野巴夫草 | Cenchrus echinatus L. | 2010年 | 第二批 |
5 | 长刺蒺藜草 | 草蒺藜 | 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 2014年 | 第三批 |
6 | 野燕麦 | 燕麦草,乌麦,香麦,铃铛麦 | Avena fatua L. | 2016年 | 第四批 |
原产地:欧洲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
中国分布现状: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麦种传播。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可造成麦类作物严重减产。麦种受真菌Stromatinia temulenta Prill. & Del.侵染产生毒麦碱(Temuline),能麻痹中枢神经。人食用含4%毒麦的面粉,就能引起中毒。毒麦做饲料时也可导致家畜、家禽中毒。
控制方法:人工拔除。
原产地:美国东南部海岸;在美国西部和欧洲海岸归化。
中国分布现状: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害草,表现在:(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2)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3)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4)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控制方法:除草剂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但对于滩涂中的种子和根系效果较差。
原产地: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加拿大、阿根廷等高纬国家。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福建、湖南、安徽、江苏、上海、辽宁、北京、河北、四川、重庆、云南。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20世纪初曾从日本引到台湾南部栽培,同一时期在香港和广东北部发现归化,种子常混在进口作物种子中引进和扩散。是高粱、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甘蔗、黄麻、洋麻、苜蓿等30多种作物地里的杂草,不仅通过生态位竞争使作物减产,还可能成为多种致病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此外,该种可与同属其他种杂交。
控制方法:(1)对混在进口种子中的种子,可用风选等方法去除;(2)配合伏耕和秋耕除草,将其根茎置于高温、干燥环境下;(3)用暂时积水的方法,抑制其生长;(4)用草甘膦或四氟丙酸等除草剂防治。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934年在台湾兰屿采到标本,现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和云南南部等地。
入侵危害:常生于低海拔的耕地、荒地、牧场、路旁、草地、沙丘、河岸和海滨沙地;刺苞倒刺可附着在衣服、动物皮毛和货物上传播;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田地和果园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杂草,入侵后能很快扩充占领空地,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可成为热带牧场中的有害杂草,其刺苞可刺伤人和动物的皮肤,混在饲料或牧草里能刺伤动物的眼睛、口和舌头。
防治方法:在花期前喷施克无踪、草甘膦等除草剂。对于草场、草坪应及时刈割以防止其开花结实导致自然传播扩散。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现广布东半球。
入侵历史:20世纪70年代分别在辽宁和北京发现,该种刺苞可挂棉花、衣物、皮毛及交通工具上进行传播。现分布于北京、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
入侵危害:农田恶性杂草,危害玉米、旱稻、番薯、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入侵草原牧场,刺苞常扎伤人畜。
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机械铲除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进行防控。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其种子传入,重点调查铁路、车站、公路沿线、农田、草场、果园、林地等场所,一经发现随即铲除,防止扩散蔓延。结合中耕,及时铲除幼苗期少花蒺藜草,在4叶期以前,在根系下扎和茎分枝产生之前,进行机械铲除或人工除草。大面积发生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剂,如西玛津可湿性粉剂、氟乐灵乳油、拉索乳油等化学防除。在叶面积均匀喷雾,防除效果较好。
地理分布: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现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地带均有分布,北美也有输入。
中国分布:该种是世界性的恶性农田杂草,可随其它种子或鸟类啄食后异地扩散,19世纪中叶曾先后在香港和福州采到标本。现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台湾、香港、澳门。
入侵危害:该种海拔4300m以下均可分布,常见于荒野或田间,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为农田恶性杂草,可与农作物争水、争光、争肥,降低作物产量;同时种子易混杂于作物中,降低作物品质。野燕麦能传播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同时是小麦黄矮病等毒病和多种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的栖息场所。
控制方法:开展化学防除,单独使用野麦畏乳剂或骠马浓乳剂对野燕麦具有良好防除效果,对小麦及下茬作物比较安全,施一次药即可控制当季野燕麦危害。加强植物检疫,尤其是种子检疫工作,防止播种含有野燕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