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单公布 西藏民俗非遗有哪些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西藏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手工技艺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积淀厚重,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民俗非遗项目就有雪顿节、江孜达玛节、珞巴族服饰、藏族服饰、藏历年、望果节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西藏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国家级非遗之民俗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Ⅹ-31 雪顿节 民俗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Ⅹ-79 江孜达玛节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江孜县 江孜县文化和旅游局
Ⅹ-112 珞巴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隆子县 西藏隆子县文化局
Ⅹ-112 珞巴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米林县 西藏林芝市米林县文化和旅游局
Ⅹ-113 藏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措美县 西藏措美县文化局
Ⅹ-113 藏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文化和旅游局
Ⅹ-113 藏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普兰县 普兰县文化和旅游局
Ⅹ-113 藏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安多县 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局
Ⅹ-113 藏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申扎县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文化和旅游局
Ⅹ-121 藏族天文历算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Ⅹ-131 藏历年 民俗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拉萨市群众艺术馆
Ⅹ-145 望果节 民俗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声明:以上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西藏国家级非遗之民俗项目介绍
藏族男性服饰分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三种;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较大,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现在,很多藏胞家庭的衣橱中增添了西装、夹克等现代服饰,反映了藏族人民新的服饰情趣。但是,不少人在节日时仍然保持着传统着装。 【 详细>>】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在藏语中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2006年05月,西藏自治区申报的雪顿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藏族天文历算之学是世代居住、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在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环境下,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观察日月星辰、冷暖气候等天象和四时节气、动植物生长变化等大自然现象,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并吸收周边汉地和古印度的天文历算学说而发展起来的。2008年6月7日,藏族天文历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 详细>>】
藏历年(藏文:ལོ་གསར་)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受藏文化影响较深的不丹和蒙古也过藏历新年,但藏历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有差异。2010年的藏历新年是2月14日,和农历春节是一天,2009年藏历新年是2月25日,春节是1月26日,所以时间上较春节晚1个月。2008年、2015年藏历新年和春节是同一天。2011年5月23日,藏历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达玛节:是西藏江孜地区藏族独具风格的传统节目。据说第一个达玛节,是为庆祝江孜宗山的白居寺和八角塔落成而举行的跑马射箭比赛,沿袭至今。藏历四月十日至二十八日,是后藏江孜人民传统的节日 ——达玛节,藏语意为跑马射箭。届时江孜藏族便聚集在宗山脚下,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表演和体育比赛,欢度达玛节,一般庆祝活动要持续一周时间。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第二批。 【 详细>>】
服饰习俗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有其悠远的历史。珞巴族居住在广袤的珞巴地区的数十条江河流域南北相距三百多公里,东西长约千公里,从热带到温带,从平原到山区,由于地域气候因素的差异,加上接受外来影响不同,这就出现了着装形式上的各异尽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对服饰的形式、颜色和装饰有不同的需求。2008年6月7日,珞巴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_技艺_文学_美术_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医药_体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0个类别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167项,传统音乐类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09项,传统美术类139项,传统技艺类287项,传统医药类23项,民俗类183项。本文就从不同类别给大家汇总这些文化遗产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人经纪 ★★★★
1.5w+ 85
河南非遗民俗有哪些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俗名录
河南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形态多种多样。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形态多样,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人文传统积淀,民俗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民俗非遗项目就有洛阳牡丹花会、新郑黄帝拜祖祭典、太昊伏羲祭典、浚县民间社火、马街书会、百泉药会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南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灯会非遗项目 中国灯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各地,也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那么,中国著名的灯会有哪些?花灯会哪里最好看?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灯会非遗项目,包括自贡灯会、秦淮灯会、上海豫园灯会、胜芳灯会、石城灯会、成都灯会、九曲黄河灯会、潜江灯会等国内有名的灯会,一起来看看中国灯会非遗项目名录。
中国十大祭祖大典 国内有名的祭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祭祖,即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祭祖习俗相沿数千年,那么,中国著名的祭祖大典有哪些?国内有名的祭祖民俗活动在哪里?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祭祖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黄帝祭典、大槐树祭祖习俗、祭孔大典、炎帝祭典、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舜帝祭典、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徽州祠祭、徐村司马迁祭祀,其中,黄帝祭典、祭孔大典与妈祖祭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