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民俗非遗项目就有三月三、瑶族盘王节、壮族歌圩、苗族系列坡会群、瑶族服饰、仫佬族依饭节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编号 | 名称 | 项目类别 | 公布时间 | 项目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保护单位 |
Ⅹ-7 | 京族哈节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 | 东兴市文化馆 |
Ⅹ-12 |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 | 民俗 | 2014(第四批) | 扩展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 | 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 |
Ⅹ-14 | 瑶族盘王节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 贺州市群众艺术馆 |
Ⅹ-15 | 壮族蚂虫另节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 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Ⅹ-16 | 仫佬族依饭节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 |
Ⅹ-17 | 毛南族肥套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
Ⅹ-46 | 壮族歌圩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Ⅹ-47 | 苗族系列坡会群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 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Ⅹ-61 | 壮族铜鼓习俗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 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Ⅹ-67 | 瑶族服饰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 | 南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
Ⅹ-67 | 瑶族服饰 | 民俗 | 2006(第一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 贺州市群众艺术馆 |
Ⅹ-67 | 瑶族服饰 | 民俗 | 2014(第四批) | 扩展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 | 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馆 |
Ⅹ-68 | 农历二十四节气(壮族霜降节) | 民俗 | 2014(第四批) | 扩展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 | 天等县文化馆 |
Ⅹ-74 | 宾阳炮龙节 | 民俗 | 2008(第二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 | 宾阳县文化馆 |
Ⅹ-85 | 民间信俗(钦州跳岭头) | 民俗 | 2014(第四批) | 扩展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 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
Ⅹ-107 | 茶俗(瑶族油茶习俗) | 民俗 | 2021(第五批) | 扩展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 |
Ⅹ-122 | 中元节(资源河灯节) | 民俗 | 2014(第四批) | 扩展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 | 资源县文化馆 |
Ⅹ-142 | 规约习俗(瑶族石牌习俗) | 民俗 | 2021(第五批) | 扩展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 | |
Ⅹ-161 | 瑶族祝著节 | 民俗 | 2021(第五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 | |
Ⅹ-162 | 壮族侬峒节 | 民俗 | 2021(第五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 |
Ⅹ-176 | 壮族会鼓习俗 | 民俗 | 2021(第五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 | |
Ⅹ-177 | 大安校水柜习俗 | 民俗 | 2021(第五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 | |
Ⅹ-178 | 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 | 民俗 | 2021(第五批) | 新增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 |
声明:以上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