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海南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海南非遗文化众多,民间文化极其丰富,且颇具深厚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南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黎族三月三节、妈祖祭典、民间信俗、黎族服饰、南海航道更路经、祀兄弟公出海仪式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海南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海南国家级非遗之民俗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Ⅹ-12 黎族三月三节 民俗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海南省五指山市 五指山市文化馆
Ⅹ-36 妈祖祭典(海口天后祀奉) 民俗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海南省海口市 海口市妈祖文化交流协会
Ⅹ-85 民间信俗(冼夫人信俗) 民俗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海南省海口市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Ⅹ-85 民间信俗(冼夫人信俗) 民俗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海南省定安县 定安县文化馆
Ⅹ-85 民间信俗(冼夫人信俗) 民俗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海南省澄迈县 澄迈县文化馆
Ⅹ-111 黎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海南省锦绣织贝有限公司 海南省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
Ⅹ-111 黎族服饰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海南省民族研究所
Ⅹ-120 南海航道更路经 民俗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海南省文昌市 文昌市文化馆
Ⅹ-120 南海航道更路经 民俗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海南省琼海市 琼海市文化馆(琼海市琼剧研究展演团)
Ⅹ-170 祀兄弟公出海仪式 民俗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海南省琼海市

声明:以上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海南国家级非遗之民俗项目介绍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每年这一天,是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各地的华夏子孙会前往黄帝故里新郑市寻根拜祖。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故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 详细>>】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的影响扩大,历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妈祖信俗又称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也是莆田市第一次世界级遗产,使湄洲获得了一张世界名片。 【 详细>>】
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螺壳烧成的灰)浸泡晒干而成。2008年6月14日海南省锦绣织贝有限公司申报的黎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南海航道更路经又称更路经、更路簿、更路传,是海南省文昌市、琼海市的传统民俗文化,当地渔民自古以来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是一种记录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小册子,或是一张手绘的航海地。在文昌、琼海等地,渔民传抄《更路簿》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一个罗盘加一本《更路簿》,让中国渔民在没有精确的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时代,顺利前往南海作业,并下南洋进行交易。2008年6月14日,海南省文昌市申报的南海航道更路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 详细>>】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05月20日,黎族三月三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海南省琼海市申报的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以视听纪录技艺、以影像传承文化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跟着非遗看海南》专题系列片,讲好“文化故事”,践行“非遗传承”使命。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广州民俗文化】广州传统文化习俗大全 岭南文化特色 广州节庆介绍
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传统民俗,包括岁时节庆、生活习惯、社会习俗、情感信仰和民间文艺等方面。名扬海内外的广州民间工艺和民间传统艺术集中体现了广州人的审美情趣,是千百年来岭南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广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广东音乐、粤剧与岭南画派被誉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整理了广州传统文化知识大全,告诉大家广州有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广州的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又有哪些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广州文化 广州市 ★★★
7w+ 243
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_木鱼歌_寮步香市_传统香制作技艺
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非遗展馆。馆内展出了8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项目,包括千角灯、龙舟制作、麒麟舞、木鱼歌、赛龙舟、麒麟制作、莞香制作技艺、寮步香市等,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了木鱼歌、寮步香市、传统香制作技艺,快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婚俗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婚俗排行榜
婚俗,是指与结婚有关的风俗。那么我国婚俗非遗项目有哪些?当然得有具有古朴而丰富的内容的孝义贾家庄婚俗。此外,还有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蒙古族婚俗、塔吉克族婚俗、朝鲜族回婚礼、达斡尔族传统婚俗等。以上这些婚俗都入围了MAIGOO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婚俗项目排行榜。了解完整榜单,请看下面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著名传统民俗非遗项目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那么,中国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就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春节、灯会、庙会、端午节、黄帝祭典、抬阁、农历二十四节气、茶艺·茶俗、三月三、婚俗,其中,端午节、农历二十四节气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汉族传统婚俗、抬阁、庙会、灯会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俗 ★★★
9097 2
中国十大农历二十四节气习俗非遗项目 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等24个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还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那么,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农历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三门祭冬、安仁赶分社、苗族赶秋、壮族霜降节、石阡说春、送大暑船、梅源芒种开犁节、半山立夏习俗,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