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 山东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山东省地处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省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落子、端鼓腔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Ⅴ-4 山东大鼓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Ⅴ-11 胶东大鼓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烟台市 烟台市文化馆
Ⅴ-11 胶东大鼓 曲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青岛市 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Ⅴ-21 山东琴书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Ⅴ-21 山东琴书 曲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
Ⅴ-21 山东琴书 曲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郓城县 郓城县文化馆
Ⅴ-39 山东快书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Ⅴ-65 莺歌柳书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
Ⅴ-85 山东落子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单县 单县文化馆
Ⅴ-85 山东落子 曲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金乡县 金乡县文化馆
Ⅴ-114 端鼓腔 曲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东平县 东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Ⅴ-114 端鼓腔 曲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微山县 微山县文化馆
Ⅴ-122 山东花鼓 曲艺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

声明:以上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介绍
山东落子是一种流传于山东省境内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它演变自古代的“莲花落”。落子乐器主要是大钹(俗曰光光)、竹板、节子,而不用弦乐。山东落子亦名“莲花落”、“莲花乐”,俗称“光光书”。因原曲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山东落子亦名“莲花落”、“莲花乐”,俗称“光光书”。因原曲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2008年6月7日,山东省单县申报的“山东落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2月3日,山东省金乡县申报的“山东落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山东琴书是山东地区传统曲艺品种之一,又称“小曲子”、“唱扬琴”、“山东洋琴”、“改良琴书”等。发源于鲁西南的菏泽(古曹州)地区,产生于清代乾隆初年。原为农民自娱的庄家耍(又叫玩局)。清末呈现兴盛局面,名家辈出,流传地区日益广泛。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菏泽市申报的“山东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传统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以山东省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山东花鼓是一种以花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对口走唱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山东曲艺中唯一一个走唱类曲种。山东花鼓几乎没有表现金戈铁马的故事题材,却十分擅长表现家长里短的生活故事,即所谓“针线笸箩”。山东花鼓衍生出多种地方戏曲,如两夹弦、四平调、五音戏、柳琴戏、茂腔、一勾勾等,是众多剧种的直接母体,对于山东地方戏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2006年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山东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解放后发展遍及中国。演唱者手执竹板或鸳鸯板,以快节奏击板叙唱,故又名竹板快书。自赵震以后,又出现高元钧、杨立德和刘司昌等名家,他们推动了山东快书艺术的发展。2006年0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端鼓腔发源于山东省微山县境内的微山湖沿湖一带,由于端鼓腔的传艺是口传心授,迄今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历史文献记载,但它的演出剧目及唱腔苏北方言较浓,与江苏北部民间的“香火调”似有共同渊源。据老艺人讲,它始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因唐王李世民许愿请河神而来。端鼓腔演出剧目繁多,它是以说唱为主,同时夹杂着歌舞的综合性艺术。它承载着湖区许多重大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保留着濒临失传的湖区民间艺术及民间风俗,是微山湖区历史文化的见证,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价值。 【 详细>>】
胶东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书鼓、钢板(上为月牙形,下为长方形)。属板腔结构体,七声宫调式,主要板式有起腔、二板、平腔、落板等。胶东大鼓的艺术手段,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唱来交代故事,描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2006年山东省青岛市申报“胶东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莺歌柳书又称莺歌柳子,是流传鲁西南、鲁南地区及豫东、苏北一带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相传系由产生于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坠子书。2008年6月7日,山东省菏泽市申报的“莺歌柳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临沂市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书圣故里”,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哪些?据了解,临沂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龙灯扛阁、鲁南五大调、木旋玩具、柳琴戏、临沭柳编、高桥手绣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龙灯扛阁、草柳编技艺、彩印花布、鲁南五大调、木旋玩具、东海孝妇的传说、姐儿妞、木版年画等。下面本文整理了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临沂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
3358 5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烟台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单
烟台,是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海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哪些?据了解,烟台剪纸在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阳大秧歌、胶东大鼓、八仙传说、长岛渔号、莱州草辫、掖县滑石雕刻、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招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本文整理了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 ★★★
1680 5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的世界非遗项目
中国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在上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有中国书法、中国针灸、春节、太极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国篆刻艺术、古琴艺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剪纸、妈祖信仰与习俗等国内著名的世界级非遗项目。下面本文也进一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甄选出了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世界非遗项目,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 ★★★
484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