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福建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福建省较早探索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将非遗纳入文化生态保护中,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先后设立。“文化生态区的设立,是从传统舞台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入手,从民俗信仰等方面改善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使福建戏曲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曲艺非遗项目就有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南平南词、锦歌、歌册(东山歌册)、答嘴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Ⅴ-3 福州评话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福州市 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福州市曲艺团)
Ⅴ-15 福州伬艺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福州市 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福州市曲艺团)
Ⅴ-16 南平南词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南平市 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南平市人民影剧院)
Ⅴ-26 锦歌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
Ⅴ-34 歌册(东山歌册)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东山县 东山县图书馆
Ⅴ-37 答嘴鼓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 厦门市文化馆(厦门市美术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Ⅴ-60 讲古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

声明:以上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福建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介绍
福州评话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传统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锦歌,原名歌仔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这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是福建省闽南地区传统民间曲艺之一,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和南洋诸岛华人聚居地等。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福州伬艺,又名伬唱,属于以唱为主的福建省五大传统地方曲种之一,流行于福州话地区。是福州民间卖唱艺人搜集散曲、小令、山歌、小调,传唱戏文唱段和民间故事,以应酬堂会,或装扮陆地行舟、钱剑、高跷、台阁、马上、肩头驮、莲花落等百戏杂耍,以参加社火活动积久形成的演唱形式。2006年5月20日,福州伬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答嘴鼓流行于福建省厦门市及闽南其他地区和台湾省,港澳地区以及讲闽南方言的海外侨胞中的一种喜剧性的传统说唱艺术。亦名触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台湾人民至今叫触嘴古,触嘴是斗口、舌战的意思,古就是讲古、讲故事的意思。在闽南方言中,“嘴鼓”也作“腮”、“嘴巴”解,答嘴鼓也可解释为专靠嘴巴对答,以语言风趣取胜,内容不一定都是“古”(故事)。2006年0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讲古即说书、讲故事。是讲古艺人用闽南语泉州话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传统语言表演艺术形式。这种民间技艺来源于古代的传统说唱艺术。2008年6月7日,讲古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东山歌册”是自明朝从广东潮州传入,其曲调在民间歌手的演唱中不断擅变,渐渐地被同化成的曲艺。“东山歌册”是用潮州方言编写的。它以诗叙事,故有人称歌册是“长篇方言叙事诗”。如《杨令婆》《薛丁山征西》《穆桂英挂帅》等。东山歌册的唱本大多是从潮州歌册引进的。东山歌册的曲调属吟诵体,主要曲调是仿照广泛流传在东山民间地区的《关姑歌》。2006年,福建省东山县申报的东山歌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南平南词是流行于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一般认为是江南地区的南词于清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南平之后逐渐与当地的传统民歌小调融合发展而成。南平南词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执不同乐器列坐周围,按照不同的行当轮递配合说唱。南平南词在今天的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后继乏人,困难重重,急需加以扶持和保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 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182人确定为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具体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非遗文化有哪些?据maigoo小编了解,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种类。本文整理了山东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风筝制作技艺、锡雕、山东大鼓、柳子戏、山东琴书、崂山民间故事、杨家埠木版年画、鲁锦织造技艺、莺歌柳书、山东花鼓等,下面还为大家盘点了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 ★★★
2.5w+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黄梅戏、徽剧、珠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凤阳花鼓、花鼓灯、孔雀东南飞传说、淮北梆子戏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下面一起随MAIgoo编辑来看看这些安徽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省 ★★★
3w+ 15
泉州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泉州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泉州市代表性非遗项目
泉州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截至2022年8月,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还拥有3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泉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项目,包括泉州南音、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北管、高甲戏、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木偶戏、闽台送王船、惠安石雕、德化瓷烧制技艺等泉州著名的非遗项目,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