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 江苏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苏北、苏中、苏南,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江苏非遗的丰富多样而与众不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苏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宜兴市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Ⅷ-13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
Ⅷ-13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
Ⅷ-14 宋锦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丝绸博物馆
Ⅷ-15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王金山大师缂丝工作室有限公司
Ⅷ-24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
Ⅷ-27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Ⅷ-32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
Ⅷ-36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
Ⅷ-45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红木雕刻厂有限公司
Ⅷ-45 家具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 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
Ⅷ-52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漆器厂有限责任公司
Ⅷ-62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镇江市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有限公司
Ⅷ-79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金陵刻经处
Ⅷ-81 制扇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如意檀香扇有限公司
Ⅷ-82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市文化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98 陶器烧制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宜兴市 宜兴均陶工艺有限公司
Ⅷ-100 传统棉纺织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百草千花土布研究所
Ⅷ-110 地毯织造技艺(如皋丝毯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Ⅷ-117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宝庆珠宝有限公司
Ⅷ-117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江都市 扬州市江都区工艺美术家协会
Ⅷ-124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Ⅷ-136 装裱修复技艺(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
Ⅷ-137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兴化市 兴化市竹泓木船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Ⅷ-144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洋河酒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宿迁市
Ⅷ-145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金坛市 江苏金坛酿酒有限公司
Ⅷ-145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丹阳市 江苏省丹阳酒厂有限公司
Ⅷ-148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
Ⅷ-148 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Ⅷ-153 晒盐技艺(淮盐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连云港市 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Ⅷ-161 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富春饮服集团有限公司富春茶社
Ⅷ-164 素食制作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Ⅷ-198 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有限公司
Ⅷ-200 毛笔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江都市 扬州市江都区国画笔厂
Ⅷ-238 传统造园技艺(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Ⅷ-261 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声明:以上江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江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介绍
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们喜爱。风筝出现于中国东周、西周春秋时期,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经过汉、唐,宋、元等朝代的发展有了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蓝印花布是中国的一种工艺品,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主产地包括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桐乡市、湖南省邵阳市、山东省兰陵县等地。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 详细>>】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我国茶叶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西周祭祀的仪礼上已出现了用来佐饮的茶。古代茶称为“荼”,名见《诗经》。三国和西晋时代,江南饮茶已成习尚。唐代茶风大盛,玄宗在《开元文字音义》中将“荼”改为“茶”,其后还出现了陆羽的《茶经》。宋代以前,饮用的茶多为紧压茶,即将茶叶蒸后捣碎,制成团块状,饮时用水烹煮,有时还在茶中放入瓜仁、松子等干果。至清代改为沸水冲泡,相沿至今。绿茶是以高温杀青而未经氧化、发酵的茶种,又称“不发酵茶”。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 【 详细>>】
我国制扇的历史十分悠久,商代即已出现以长尾雉鸡羽毛制成的羽毛扇。汉代,宫廷流行绢扇,又称“宫扇”。东晋时期,葵扇开始流行。南宋时期,都城杭州成为折扇中心,河坊街附近的扇子巷即当年扇业作坊聚集之地。折扇古称“折叠扇”,又称“撒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撒开后扇面成半规(圆)形,聚头聚尾,故又称“聚头扇”。我国扇类产品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有纸折扇、檀香扇、羽毛扇(浙江湖州)、绢扇、麦秸编结扇(浙江浦江)、象牙扇、竹篾扇、葵扇(广东新会)、孔雀翠羽舞蹈扇等多个品种。 【 详细>>】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2009年9月30日晚,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宋锦织造技艺是中国苏州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生产的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与特色,与元明时期流行的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2006年5月20日,宋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 、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 详细>>】
中国毛笔制作技艺有宣笔、湖笔、水笔、李福寿毛笔“四大流派”。毛笔制作工艺非常繁复细巧,一支毛笔的制作要经过从选毫到刻字等五大流程七十多道工序。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是以开创人周虎臣的名字命名,并由周虎臣笔墨庄(笔厂)在三百多年时间内积累而成的。毛笔制作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 详细>>】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紫砂陶制作技艺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身筒或镶接与雕塑结合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2006年5月,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1。2018年5月24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音乐项目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历史的、民间的音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音乐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音乐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音乐名单,包括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侗族琵琶歌、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铜鼓十二调、回族民间器乐等。
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你知道重庆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吗?maigoo网编整理了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川江号子、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木洞山歌、秀山花灯、四川竹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以下盘点了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重庆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 ★★★
5.3w+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非遗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技艺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技艺,有很多民间传统技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技艺名单,包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
【中国非遗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舞蹈项目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舞蹈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舞蹈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舞蹈名单,包括秧歌 、土家族摆手舞、铜鼓舞、傣族孔雀舞、蒙古族安代舞、彝族三弦舞、龙舞、高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