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青海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名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海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艺)、碉楼营造技艺(藏族碉楼营造技艺)、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青海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22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青海省湟中县 湟中县文化馆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同仁刻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青海省同仁县 同仁县文化馆
Ⅷ-98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青海省囊谦县 囊谦藏黑陶文化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Ⅷ-120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馆
Ⅷ-144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青海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
Ⅷ-181 蒙古包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Ⅷ-185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馆
Ⅷ-186 碉楼营造技艺(藏族碉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青海省班玛县 班玛县文化馆
Ⅷ-196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青海省湟中县 湟中县银铜器协会
Ⅷ-221 藏族鎏钴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青海省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Ⅷ-285 传统帐篷编制技艺(青海藏族黑牛毛帐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

声明:以上青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青海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介绍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藏族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民间工艺美术更是绚丽多彩,其工艺美术品绝大部分是用金、银、铜、铁等材料进行制作的,尤其是装饰部分更是以金银珠宝为主,这与其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联。藏族的金属制品主要分为宗教的法器、民族的乐器、日用的器皿、建筑的装饰与绘画艺术这五大类。例如有吉祥八宝、曼陀罗、妙翅鸟、龙、凤、雄狮等等寓意美好的,也都是常用的纹饰。无不显示出本地能工巧匠的娴熟技艺和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体现出了藏族金属工艺美术的璀璨绚丽。 【 详细>>】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 、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 详细>>】
2006年5月20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属于中国藏族传统手工技艺。2006年5月20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青海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织造行业。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安多藏区和康巴藏区在藏毯的编织技艺、图案设计上存在着差异。康巴藏区(玉树地区)较多地保留了传统藏毯的编织技艺,而安多藏区则在图案设计上将藏汉文化融为一体,构思巧妙,色调和谐,风格独特。 【 详细>>】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帐”等名称见之于我国史籍,从清朝开始以满语音译和意译的方式改称“蒙古包”。蒙古包营造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 详细>>】
蒸馏酒酿造是先将谷物、薯类等富含淀粉或糖质的原料制成酒醅(没有过滤的酒)或发酵制成酒醪(浊酒),而后再蒸馏成酒。蒸馏酒呈白色或微黄透明,因而俗称“白酒”。其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属烈性酒。按照使用原料和糖化发酵剂来区分,蒸馏酒酿造时会有大曲、小曲、麸曲酿造技艺的不同。蒸馏酒用料以粮食为主,可分高粱酒、玉米酒等种类,其中高粱含淀粉量高,蛋白质适中,最利于酿制蒸馏酒。按照香型,蒸馏酒又可分为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复香型等多种。蒸馏酒古称“烧酒”、“醇酒”,最初是由低酒精...度的米酒演变而来,约成形于宋代,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的蒸馏酒主要产于四川、贵州、河南、河北、沈阳、吉林、北京等地区,其酿造工艺的形成和当地的谷物(盛产高粱)、气候(寒冷或潮湿)、水质及生活习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全部】 【 详细>>】
湟中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湟中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2011年05月,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2...008年,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传统帐篷编制技艺(青海藏族黑牛毛帐篷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俊县申报的传统帐篷编制技艺(青海藏族黑牛毛帐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碉楼和住宅紧靠在一起,并以门、墙、廊、道、梁柱等结构与住宅统为一体,于是带来了碉楼和民居之间从平面关系到空间组合的相互衔接、渗透、融会的变化。事实上,中国各地的碉楼绝大部分是与院落连在一起,与院墙组合为一个防御体系,是整个院落或围屋的附属性建筑。这样就出现另一类空间形态,即碉楼民居,也即《蜀中广记风俗记》所载的“碉巢”。2008年6月7日,藏族碉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指中国撒拉族特有建筑形式篱笆木楼的传统营造方法,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撒拉族的古民居篱笆楼,是土木石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藤条编织而成,故得名篱笆楼。1989年国家发行的民居邮票,其中的青海民居就是撒拉族篱笆楼。其营造技艺积淀着撒拉族特有文化现象,是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具有一方民族区域特色建筑艺术。对研究撒拉族的民俗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6月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海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青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悠扬的民歌“花儿”,奔放的藏族歌舞,抒情优美的土族民间舞蹈《安昭》、《纳顿》,还有民间佛教绘塑“热贡艺术”、藏族卷轴画“唐卡艺术”、酥油花艺术等。那么,青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青海十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青海花儿、格萨(斯)尔、热贡艺术、青海黄南藏戏、藏族唐卡·热贡唐卡、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青海藏毯、塔尔寺酥油花等青海著名非遗项目,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技艺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技艺,有很多民间传统技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技艺名单,包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
【中国非遗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戏剧项目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戏剧得以传承,有很多戏曲剧种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戏剧名单,包括京剧、粤剧、豫剧、川剧、皮影戏、梨园戏、秦腔、河北梆子、汉剧、评剧、越剧等。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