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 贵州省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贵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贵州不仅产名酒,也有很多传统工艺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州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苗族蜡染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贵州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25 苗族蜡染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丹寨县 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25 蜡染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安顺市 安顺市文化馆(安顺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Ⅷ-25 蜡染技艺(黄平蜡染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黄平县 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25 蜡染技艺(织金苗族蜡染)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黎平县 黎平县文化馆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从江县 从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31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雷山县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33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雷山县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34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侗族自治县文化馆(玉屏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艺术团)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雷山县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黄平县 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台江县 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剑河县 剑河县文化馆
Ⅷ-57 茅台酒酿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Ⅷ-61 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Ⅷ-67 皮纸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贵阳市 贵阳市乌当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
Ⅷ-67 皮纸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贞丰县 贞丰县文化馆
Ⅷ-67 皮纸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丹寨县 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98 陶器烧制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平塘县 平塘县文物管理所(平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开发中心)
Ⅷ-105 苗族织锦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麻江县 麻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105 苗族织锦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雷山县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105 苗族织锦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台江县 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105 苗族织锦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凯里市 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凯里市民族歌舞文化传承保护研究中心)
Ⅷ-108 枫香印染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惠水县 惠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108 枫香印染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麻江县 麻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124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凯里市 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凯里市民族歌舞文化传承保护研究中心)
Ⅷ-128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大方县 大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133 砚台制作技艺(思州石砚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巩县
Ⅷ-144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董酒酿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
Ⅷ-148 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都匀市 都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Ⅷ-279 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声明:以上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贵州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介绍
我国茶叶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西周祭祀的仪礼上已出现了用来佐饮的茶。古代茶称为“荼”,名见《诗经》。三国和西晋时代,江南饮茶已成习尚。唐代茶风大盛,玄宗在《开元文字音义》中将“荼”改为“茶”,其后还出现了陆羽的《茶经》。宋代以前,饮用的茶多为紧压茶,即将茶叶蒸后捣碎,制成团块状,饮时用水烹煮,有时还在茶中放入瓜仁、松子等干果。至清代改为沸水冲泡,相沿至今。绿茶是以高温杀青而未经氧化、发酵的茶种,又称“不发酵茶”。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 【 详细>>】
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 【 详细>>】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始于魏唐的干栏式建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木建筑有民居(木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种类繁多,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至今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些基本特征。2006年5月20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30。 【 详细>>】
砚台制作技艺最常见的砚台的制作材料是石材,有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来自安徽歙县的歙砚,来自甘肃南部的洮河砚,来自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这四种砚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五代时,奚超之子奚廷圭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并赐李姓,由易州迁居歙中,成了“徽墨”、“歙砚”的开山祖,以后易州制砚技术再传至广东肇庆,带动了端砚的发展。2008年6月7日,砚台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 、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 详细>>】
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据现有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酒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食醋,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醋酿制技艺包含了很多类型,比如: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小米醋酿造技艺、独流老醋酿造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吴忠老醋酿制技艺、赤水晒醋制作技艺,每个都有各自的特点。经常喝醋能够起到消除疲劳等作用,醋还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并发症的作用。 【 详细>>】
茅台酒酿制技艺是一种独特的传统酿酒工艺。与其他白酒工艺相比,在顺应茅台当地环境、气候、原料外,又有其独特巧妙的工艺内涵。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个环节。整个生产周期为一年,端午踩曲,重阳投料,酿造期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后包装出厂。茅台酒的酿制有两次投料、固态发酵、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等特点,由此形成独特的酿造风格。概括茅台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季节性生产,这是茅台工艺区别于中国其他名白酒工艺的地方,也是茅台酒工艺的巧妙之...作。2006年05月20日,茅台酒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蒸馏酒酿造是先将谷物、薯类等富含淀粉或糖质的原料制成酒醅(没有过滤的酒)或发酵制成酒醪(浊酒),而后再蒸馏成酒。蒸馏酒呈白色或微黄透明,因而俗称“白酒”。其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属烈性酒。按照使用原料和糖化发酵剂来区分,蒸馏酒酿造时会有大曲、小曲、麸曲酿造技艺的不同。蒸馏酒用料以粮食为主,可分高粱酒、玉米酒等种类,其中高粱含淀粉量高,蛋白质适中,最利于酿制蒸馏酒。按照香型,蒸馏酒又可分为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复香型等多种。蒸馏酒古称“烧酒”、“醇酒”,最初是由低酒精...度的米酒演变而来,约成形于宋代,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的蒸馏酒主要产于四川、贵州、河南、河北、沈阳、吉林、北京等地区,其酿造工艺的形成和当地的谷物(盛产高粱)、气候(寒冷或潮湿)、水质及生活习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全部】 【 详细>>】
苗锦是苗族妇女利用当地所产的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而织。《黔书》称这种织法为“通经回纬”。其使用的平纹木机,必须用长约10厘米的舟形小梭,装入花纹色彩需要的各色彩纬,依花纹图样轮麻色彩分块、分区,分段挖花缂织,其特点是: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克经,只显影纬不露经线。苗族织锦又称织花,即以编织形成的花纹织物。彩纬充分覆盖在织物表面,正面色彩艳丽。2008年6月7日,苗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黔南的惠水、长顺、平塘、贵定、龙里以及黔东南的麻江等县的布依族、苗族、瑶族都有制作枫香染的习惯,广泛应用于日用床单、被面、帐檐、枕巾、挎包、头帕、背扇等。其中,惠水县雅水镇小岩脚和麻江县的枫香染手工技艺保存得较为完好。2008年,贵州省惠水县、麻江县申报枫香染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2.9w+ 22
福建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众多,比如南音、妈祖信俗、软木画等等哥哥蜚声中外。那么你知道福建非物质文化还有哪些吗?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妈祖信俗、软木画、厦门漆线雕技艺、莆仙戏、畲族小说歌、高山族拉手舞等,下面还为大家整理了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省 ★★★
2.8w+ 18
【中国非遗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医药项目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医医药,有很多中医技术和医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医药的传统医药名单,包括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各少数民族中医医药等。
【中国非遗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技艺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技艺,有很多民间传统技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技艺名单,包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有哪些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被世界瞩目,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那么中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呢?一起来看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