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广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大全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面临南海北部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口。广西这里山水如画,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造就了广西灿烂的古代文明。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20 壮族织锦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靖西市文化馆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柳州市群众艺术馆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
Ⅷ-98 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
Ⅷ-152 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 苍梧县文化馆
Ⅷ-277 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Ⅷ-277 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Ⅷ-278 龟苓膏配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声明:以上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介绍
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广东省广州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1年5月24日,广东省广州市申报的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Ⅷ-277。 【 详细>>】
黑茶原是“边茶”,早在16世纪末期便被商贾越境私贩。到了明朝,黑茶才定为“官茶”,专销西北,至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故又称“边(销)茶”。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销售量大,花色品种很多。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益阳市茯砖茶制作技艺、安化县千两茶制作技艺和四川省雅安市南路边茶制作技艺。 【 详细>>】
壮族织锦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壮锦技艺形成于唐宋时代,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在明代列为贡品,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二十多个品种和五十多种图案,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2006年5月20日,壮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始于魏唐的干栏式建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木建筑有民居(木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种类繁多,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至今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些基本特征。2006年5月20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30。 【 详细>>】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 、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 详细>>】
龟苓膏配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申报的龟苓膏配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龟苓膏配制技艺源于秦末汉初,制作出来的龟苓膏最初为宫中御品,现在是市民用以清热解毒的“药食同源”食物。龟苓膏配制技艺是将自养龟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茯苓、生地、凉粉草、罗汉果、灵芝、田七、金银花、菊花等多种中草药,使用传统风选机、春碓、研钵、铡药刀、过滤装置、蒸煮炉等工具,经20余道工序加工制成龟苓膏的一种传统技艺。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中国非遗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美术项目
传统美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美术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间美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美术名单,包括中国剪纸、竹刻、泥塑、灯彩、面人、草编、糖塑、苏绣、石雕、玉雕等。
【中国非遗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戏剧项目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戏剧得以传承,有很多戏曲剧种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戏剧名单,包括京剧、粤剧、豫剧、川剧、皮影戏、梨园戏、秦腔、河北梆子、汉剧、评剧、越剧等。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有哪些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被世界瞩目,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那么中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呢?一起来看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