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广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大全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面临南海北部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口。广西这里山水如画,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造就了广西灿烂的古代文明。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20 壮族织锦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靖西市文化馆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柳州市群众艺术馆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
Ⅷ-98 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
Ⅷ-152 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 苍梧县文化馆
Ⅷ-277 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Ⅷ-277 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Ⅷ-278 龟苓膏配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声明:以上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介绍
壮族织锦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壮锦技艺形成于唐宋时代,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在明代列为贡品,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二十多个品种和五十多种图案,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2006年5月20日,壮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始于魏唐的干栏式建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木建筑有民居(木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种类繁多,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至今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些基本特征。2006年5月20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30。 【 详细>>】
黑茶原是“边茶”,早在16世纪末期便被商贾越境私贩。到了明朝,黑茶才定为“官茶”,专销西北,至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故又称“边(销)茶”。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产区广阔,销售量大,花色品种很多。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益阳市茯砖茶制作技艺、安化县千两茶制作技艺和四川省雅安市南路边茶制作技艺。 【 详细>>】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 、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 详细>>】
龟苓膏配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申报的龟苓膏配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龟苓膏配制技艺源于秦末汉初,制作出来的龟苓膏最初为宫中御品,现在是市民用以清热解毒的“药食同源”食物。龟苓膏配制技艺是将自养龟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茯苓、生地、凉粉草、罗汉果、灵芝、田七、金银花、菊花等多种中草药,使用传统风选机、春碓、研钵、铡药刀、过滤装置、蒸煮炉等工具,经20余道工序加工制成龟苓膏的一种传统技艺。 【 详细>>】
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广东省广州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1年5月24日,广东省广州市申报的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Ⅷ-277。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作为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还有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因此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样性,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那么云南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傣族孔雀舞、傣族泼水节、贝叶经制作技艺、傣族织锦技艺、阿诗玛、彝族海菜腔、傣剧、白族扎染技艺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省 ★★★
3.1w+ 25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2.9w+ 22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西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西藏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手工技艺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积淀厚重,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那么,西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西藏十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格萨(斯)尔、西藏藏戏、藏族唐卡、藏医药浴法、藏族的毛织技艺、藏刀及锻制技艺、锅庄舞、藏香制作技艺等西藏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吉林省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类别齐全,涵盖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本文整理了吉林省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朝鲜族洞箫音乐、黄龙戏、朝鲜族服饰、朝鲜族长鼓舞、朝鲜族三老人、朝鲜族花甲礼、朝鲜族鹤舞、森林号子、满族说部、朝鲜族传统婚礼等,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吉林的色彩与温度,凝聚着吉林的魅力与精彩,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省 ★★★
1.2w+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