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名单公布 福建传统技艺非遗有什么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南音、闽剧、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福建古老丰富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非凡的创造能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德化瓷烧制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雕版印刷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11 德化瓷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德化县 德化县文化馆
Ⅷ-28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龙岩市 龙岩市永定区文化馆
Ⅷ-28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南靖县 南靖县土楼管理委员会
Ⅷ-28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华安县 福建省华安县文化馆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福安市 福安市珍华堂畲族银器技术研究所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宁德市 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
Ⅷ-45 家具制作技艺(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仙游县 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
Ⅷ-54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福州市 福州市漆艺研究会
Ⅷ-55 厦门漆线雕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 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
Ⅷ-63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武夷山市 武夷山市文化馆
Ⅷ-71 竹纸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将乐县 将乐县文化馆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连城县 连城县文化馆
Ⅷ-124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市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
Ⅷ-134 印泥制作技艺(漳州八宝印泥)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市八宝印泥厂
Ⅷ-138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晋江市 晋江市文化馆
Ⅷ-138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 宁德市蕉城区水密隔舱福船研究会
Ⅷ-138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 泉港区文体旅游服务中心
Ⅷ-145 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红粬黄酒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
Ⅷ-147 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
Ⅷ-149 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Ⅷ-150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安溪县 安溪县茶文化研究中心
Ⅷ-150 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龙岩市
Ⅷ-172 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福州市 福州聚春园集团有限公司
Ⅷ-175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寿宁县 寿宁县文化馆
Ⅷ-175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屏南县 屏南县木拱廊桥保护协会
Ⅷ-179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泉州市鲤城区文化馆
Ⅷ-179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惠安县 惠安县文化馆
Ⅷ-179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南安市 南安市博物馆
Ⅷ-179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厦门市湖里区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中心
Ⅷ-188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南平市 福建南平市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
Ⅷ-203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福鼎市 福鼎市茶业协会
Ⅷ-224 传统香制作技艺(福建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福建省
Ⅷ-276 小吃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福建省三明市

声明:以上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福建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佛跳墙”是闽菜中的名牌佳肴。因用料讲究,制法独特,滋味香浓而驰名中外。此菜脍炙人口,还与它的神奇传说不无关系。那还是在140多年前。据说一位不知来历的高僧,光临福建传经布法,与他的寺院相毗邻的一家菜馆,时常有一种菜肴飘出异样的香味,令他蠢动凡尘之念。终于有一日,他按捺不住,跳过墙去,一饱口福,以至破了戒规。传说不见经传,却在民间流传,这更充分说明了佛跳墙这道菜经久不衰的魅力。 【 详细>>】
小吃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沙县小吃制作工艺源自古中原一带饮食民俗,始创于先秦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沙县小吃以天然绿色植物性质料为主,辅以少量动物性原料,采取原始、古老的蒸、煮、炖等加工方法制作而成。 [3] 沙县小吃品种大致可分为节令小吃、地域小吃和常规小吃3大类。 【 详细>>】
乌龙茶制作技艺是福建省安溪县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史载,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安溪县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铁观音的实际,创造出一套乌龙茶铁观音“半发酵”的独特制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的起源,有了美丽的“乌龙打猎”、“乌龙太子”传说,以及如今已妇孺皆知的“魏说”与“王说”。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 清初时主要分布于西坪、虎邱、芦田、感德等乡镇,至清末已传遍全境。2008年...06月07日,乌龙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流传于龙岩市、南靖县、华安县等地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楼营建技艺巧妙地采用了山区的地势和当地的生土、木材、山石等建筑材料,非常节约、异常坚固、防御性强,又极富美感。2006年5月20日,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发展于中国南方的福建省,它使具备水密隔舱的海轮建造成为可能。如果航行途中一两个船舱偶然受损,海水不会涌进其他船舱,而船也会继续漂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在“师傅头”指挥下,由众多工匠密切配合完成。2010年11月15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是创制福鼎白茶的中心工序,拥有高超的制作方法,独具科学艺术魅力。它的传承与白茶史息息相关。清嘉庆初年,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约在咸丰六年(1856),培育茶树良种大白茶,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翻开白茶制造的新历史。在传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础上,福鼎白茶制作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技术制作工序流程呈水线形式进行。福鼎白茶拥有优秀品质特征,得益于其传承久远的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08月由福鼎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一批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展开全部】 【 详细>>】
家具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家具制作技艺包含有多种类型,比如: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晋作家具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北京木雕小器作等。每个都具有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技艺精良、漆泽光亮的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 【 详细>>】
中国桥梁营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优秀的桥梁工艺。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主要流传在浙江、福建等地。浙闽编梁木拱廊桥历史悠久,造型丰富,数量众多,在国内同类廊桥建筑中独领风骚。编梁木拱廊桥源于唐代的木拱桥三条桥这一特殊类型,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详细>>】
漆线雕工艺是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的。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在厦门地区的发展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漆线雕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从漆线雕大都只限于木本、漆篮和戏剧道具上,逐渐发展到装饰在盘、瓶、炉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琳琅满目,并且不断推陈出新,表层还安贴24K金箔。2006年05月20日,厦门漆线雕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医药项目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医医药,有很多中医技术和医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医药的传统医药名单,包括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各少数民族中医医药等。
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 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182人确定为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具体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