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河南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河南可以说是非遗大省,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太极拳,花木兰,梁祝等各种传说,民间美术有年画,汴绣,灯笼张等,民间音乐有唢呐,盘鼓等。河南有著名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的殷墟和焦作的云台山,登封的少林寺等都是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河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朱仙镇木版年画、剪纸、泥塑、灯彩、石雕、汴绣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南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Ⅶ-7 朱仙镇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开封市 开封市文化馆
Ⅶ-16 剪纸(灵宝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灵宝市 灵宝市文化馆
Ⅶ-16 剪纸(卢氏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卢氏县 卢氏县人民文化馆
Ⅶ-16 剪纸(辉县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辉县市 辉县市文化馆
Ⅶ-47 泥塑(浚县泥咕咕)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浚县 浚县人民文化馆
Ⅶ-47 泥塑(淮阳泥泥狗)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淮阳县 淮阳县文化馆
Ⅶ-50 灯彩(洛阳宫灯)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洛阳市 洛阳市文化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Ⅶ-50 灯彩(汴京灯笼张)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开封市 开封市彩灯艺术研究会
Ⅶ-56 石雕(方城石猴)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方城县 方城县文化馆
Ⅶ-57 玉雕(镇平玉雕)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镇平县 镇平县石佛寺珠宝玉雕有限公司
Ⅶ-65 木版年画(滑县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滑县 滑县人民文化馆
Ⅶ-69 麦秆剪贴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清丰县 清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Ⅶ-74 汴绣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开封市 开封汴绣厂
Ⅶ-125 烙画(南阳烙画)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声明:以上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河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介绍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汴绣是河南省的特色产品,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汴绣多次荣获轻工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北宋国际博览会颁发的"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奖","兴豫杯"、"金银奖"、工业设计大奖"等殊荣。 【 详细>>】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2006年0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灯彩,又叫“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它与流传中国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上海元宵赏灯习俗,明弘治、嘉靖年间修攥的地方志都有记载。从夏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元宵灯彩最为高潮动人。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申城繁华商街也是花灯高熙,灯市红火。由于悠久的赏灯习俗,促进了上海灯彩艺术的发展。2006年,灯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区,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烙画(南阳烙画),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烙画(南阳烙画),起源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素以南阳三大宝之首而蜚声海内外。烙画(南阳烙画)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以不施任何颜料和以烙为主套色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把中西绘画艺术和烙画(南阳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古色古香、纯正精美、典雅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 【 详细>>】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麦秆剪贴是传统民间工艺品。又称“麦秸剪贴”、“麦秆剪贴”。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色,用“撕、剪、刻、抢”等特技工艺,或平贴,或直接用麦秸逐层粘堆而成画面。一般运用国画形式构图。嵌贴于镜框内,作为欣赏品。麦秸画工艺品,全国很多地区部有生产,以仙桃、哈尔滨、潮州、南阳、浦江和广西等地生产的较著名。2014年12月3日,麦秆剪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_技艺_文学_美术_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医药_体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0个类别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167项,传统音乐类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09项,传统美术类139项,传统技艺类287项,传统医药类23项,民俗类183项。本文就从不同类别给大家汇总这些文化遗产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人经纪 ★★★★
1.5w+ 85
【中国非遗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美术项目
传统美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美术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间美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美术名单,包括中国剪纸、竹刻、泥塑、灯彩、面人、草编、糖塑、苏绣、石雕、玉雕等。
中国十大藏族唐卡非遗项目 中国唐卡哪里最有名 藏族唐卡画派有哪些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藏族唐卡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藏族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藏族唐卡勉唐画派、藏族唐卡钦泽画派、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勉萨画派、齐吾岗派、热贡唐卡、甘南藏族唐卡、墨竹工卡直孔刺绣唐卡、拉萨堆绣唐卡、藏娘唐卡,其中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并称藏族唐卡三大流派,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2.9w+ 22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