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江苏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江苏文化主要由“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徐淮文化”、“海洋文化”等组成。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剪纸、苏绣、桃花坞木版年画、扬州玉雕、竹刻、泥塑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苏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Ⅶ-3 桃花坞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苏州市文化馆、苏州市名人馆)
Ⅶ-16 剪纸(扬州剪纸)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剪纸博物馆有限公司
Ⅶ-16 剪纸(南京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
Ⅶ-16 剪纸(徐州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文化馆
Ⅶ-16 剪纸(金坛刻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金坛市 常州市金坛区刻纸研究所
Ⅶ-18 苏绣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
Ⅶ-18 苏绣(无锡精微绣)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
Ⅶ-18 苏绣(南通仿真绣)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市沈寿艺术馆有限公司
Ⅶ-18 苏绣(扬州刺绣)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
Ⅶ-18 苏绣(常州乱针绣)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
Ⅶ-26 香包(徐州香包)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文化馆
Ⅶ-27 象牙雕刻(常州象牙浅刻)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常州剑波雅刻艺术品有限公司
Ⅶ-28 扬州玉雕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玉器厂有限责任公司
Ⅶ-46 竹刻(无锡留青竹刻)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
Ⅶ-46 竹刻(常州留青竹刻)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 常州市文化馆
Ⅶ-47 泥塑(惠山泥人)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
Ⅶ-47 泥塑(苏州泥塑)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艺术学校(苏州市艺术职业学校)
Ⅶ-50 灯彩(秦淮灯彩)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句容市 句容市民间工艺彩灯厂
Ⅶ-50 灯彩(苏州灯彩)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苏艺灯彩艺术有限公司
Ⅶ-57 玉雕(苏州玉雕)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Ⅶ-59 核雕(光福核雕)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文体教育服务中心
Ⅶ-66 彩扎(邳州纸塑狮子头)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邳州市 邳州市文化馆
Ⅶ-68 常州梳篦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 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
Ⅶ-88 糖塑(丰县糖人贡)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丰县文化馆
Ⅶ-94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
Ⅶ-94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泰州市 泰州盆景研发中心
Ⅶ-94 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 传统美术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Ⅶ-94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如皋市 如皋市花木盆景产业联合会
Ⅶ-127 发绣(东台发绣)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Ⅶ-134 水晶雕刻(东海水晶雕刻)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Ⅶ-135 瓷刻(大丰瓷刻)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声明:以上江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江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介绍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区,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灯彩,又叫“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它与流传中国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上海元宵赏灯习俗,明弘治、嘉靖年间修攥的地方志都有记载。从夏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元宵灯彩最为高潮动人。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申城繁华商街也是花灯高熙,灯市红火。由于悠久的赏灯习俗,促进了上海灯彩艺术的发展。2006年,灯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浙江,北京,河北石家庄,辽宁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核雕与人感情是很深的。爱核之人佩戴了核雕一般都是不离身的,闲时还要常常把玩于手中,这样久而久之核雕就会与人体的分泌物相结合,使其越来越富有光泽和温润,充满了生机与灵性。这就是一颗普通的核雕,在人赋予其温情真心后给主人最好的感应和反馈,直让人心有所寄。 【 详细>>】
彩扎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仿真艺术,也是综合性的手工艺术品。早在中国唐代,彩扎艺术已开始盛行,匠人们用竹备篾子作骨架,通过艺人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可以扎制成各种飞禽走兽、名山古刹和广为流传的戏曲故事。到了宋代已发展到极盛时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彩扎匠人“剪绫为人,裁绵为衣”,已经能扎出寿星、麻姑和栩栩如生的寿桃、寿面,作为献给长者寿诞的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是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古代妇女常把精美的篦箕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梳篦制作是精湛的传统技艺,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2008年6月7日,常州梳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瓷刻(大丰瓷刻),江苏省盐城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丰瓷刻艺术,是以各种瓷器件为载体,使用钢凿和铁锤,使得瓷器件产生崩瓷的效果,使得艺术作品的物象机理再现于瓷器件的表面之上。大丰瓷刻精细的凿刻,将深浅不一、疏密不同、长短不齐、有粗有细、有实有虚的刀法和技法结合,在瓷体表面再现书画笔墨之韵,再传金石雕刻之趣,风格奇异,具有魅力 。 【 详细>>】
庆阳香包绣制是甘肃省庆阳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这种刺绣品叫做香包,又叫荷包,庆阳民间称作耍活子,作为庆阳地区端午节古老的民俗物品,寄托了地方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庆阳香包是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2006年5月20日,庆阳香包绣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发绣,运用头发绣制的绣品。头发具有特殊性能,坚韧光滑,色泽经久不褪。发绣以发代线,利用头发黑、白,灰、黄和棕的自然色泽,以及细、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针、切针、缠针和滚针等不同针法刺绣。发绣白地黑线,适宜绣制摹线人物,山水和建筑物等,人物一般背景较少。以质朴素净取胜,绣品针迹细密,色彩柔和,风格独特。 【 详细>>】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_技艺_文学_美术_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医药_体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0个类别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167项,传统音乐类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09项,传统美术类139项,传统技艺类287项,传统医药类23项,民俗类183项。本文就从不同类别给大家汇总这些文化遗产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人经纪 ★★★★
1.5w+ 85
【中国非遗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音乐项目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历史的、民间的音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音乐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音乐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音乐名单,包括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侗族琵琶歌、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铜鼓十二调、回族民间器乐等。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