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单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传统戏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河南作为全国的戏剧大省有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8个。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就有豫剧、宛梆、大平调、越调、大弦戏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南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戏剧名单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Ⅳ-23 豫剧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Ⅳ-24 宛梆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内乡县 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Ⅳ-25 怀梆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沁阳市 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Ⅳ-26 大平调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濮阳县 濮阳县大平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Ⅳ-26 大平调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滑县 滑县大平调剧团
Ⅳ-26 大平调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延津县 延津县大平调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Ⅳ-26 大平调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浚县 浚县大平调传承保护中心
Ⅳ-27 越调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周口市 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Ⅳ-27 越调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许昌市 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许昌市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Ⅳ-27 越调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邓州市 邓州市越调剧团
Ⅳ-43 柳子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清丰县 清丰县柳子戏艺术传承中心
Ⅳ-44 大弦戏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滑县 滑县大弦戏剧团
Ⅳ-44 大弦戏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濮阳县 濮阳县大弦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Ⅳ-50 四平调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商丘市 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
Ⅳ-50 四平调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濮阳市 范县四平调艺术传播研究中心
Ⅳ-68 曲剧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Ⅳ-71 道情戏(太康道情戏)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太康县 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Ⅳ-87 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传统戏剧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南乐县 南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Ⅳ-91 皮影戏(罗山皮影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罗山县 罗山县文化馆
Ⅳ-91 皮影戏(桐柏皮影戏)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桐柏县 桐柏县人民文化馆
Ⅳ-112 花鼓戏(光山花鼓戏) 传统戏剧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光山县 光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Ⅳ-113 二夹弦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开封市 开封市田爱云二夹弦剧团
Ⅳ-113 二夹弦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滑县 滑县二夹弦剧团
Ⅳ-123 罗卷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汝南县 汝南县罗卷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Ⅳ-123 罗卷戏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范县 范县罗卷戏剧团
Ⅳ-123 罗卷戏 传统戏剧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河南省邓州市 邓州市孔庄罗卷戏剧团有限公司
Ⅳ-124 二股弦 传统戏剧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武陟县 武陟县大司马二股弦剧团
Ⅳ-147 淮调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安阳县 安阳县邺祥淮调艺术有限公司
Ⅳ-148 落腔 传统戏剧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内黄县 内黄县文化馆
声明:以上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剧名单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河南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戏剧名单项目介绍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浙江各地也广为流传。当代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第一批。 【 详细>>】
花鼓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在众多名为“花鼓戏”的地方戏曲剧种中,属湖南花鼓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便有较大发展,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剧目,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的喜爱。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扮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载于佛家经典,主要内容大致为:傅相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升天后受封。傅妻刘氏青提(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超升。 【 详细>>】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山东济宁、菏泽、泰安、江苏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传统戏曲古老声腔之一。中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其中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柳子剧团申报的《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187 Ⅳ-43。 【 详细>>】
越调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2006年5月20日,越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大平调初称“大油梆”、“大梆戏”,因其使用的梆子长50厘米、5斤多重而成名,因其较高调(河南梆子在豫北的俗称)音调低,在建国初期被文化部门定名为大平调。大平调是河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按照剧团数量、观众人数、活动范围等因素评测,可属河南省第四大剧种。其声腔属于梆子腔系统,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它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大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今沁阳)一带,称名怀梆,故名怀调,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班)戏,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焦作、新乡一带。2006年5月20日,怀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宛梆是一个河南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地区。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故1956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2006年5月20日,宛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落腔是一种河南安阳内黄县的传统戏曲剧种,原名落子腔,也称安阳腔。主要流行于豫北及与之毗邻的晋冀鲁交界的漳河流域。落腔由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是宋代路歧人和露台弟子借以谋生的一种说唱体歌曲,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有时也作故事的引擎,发展到元代便成为一种长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为一旦一丑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2011年05月,河南省内黄县申报的“落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豫剧十大经典剧目 好听的河南豫剧 豫剧经典唱段大全
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很多好听的评剧选段都脍炙人口,maigoo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豫剧十大经典剧目,如朝阳沟、梵王宫、春秋配、程婴救孤、三上轿、白莲花、白蛇传、穆桂英挂帅、抬花轿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黄梅戏十大经典曲目 黄梅戏经典唱段 好听的黄梅戏歌曲
黄梅戏是我国的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许多黄梅戏经典歌曲都有着超高的流传度,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黄梅戏十大经典曲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打猪草、夫妻观灯、牛郎织女、徽州女人、孔雀东南飞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曲剧十大经典曲目 曲剧名家名段唱段盘点 曲剧全场戏推荐
河南曲剧也叫高台曲,是中原大地土生土长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以清新淳朴、优美动听的艺术特色,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已成为河南的三大剧种之一。你听过哪些好听的曲剧选段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河南曲剧十大经典曲目,包括:陈三两、卷席筒、风雪配、花庭会、跑汴京、小二姐做梦、游乡、寇准背靴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十大花鼓戏非遗项目 上榜花鼓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花鼓戏,中国著名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传于湖南、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陕西等地,那么,中国哪里花鼓戏最出名?MAIGOO小编整理了中国十大花鼓戏非遗项目,包括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皖南花鼓戏、襄阳花鼓戏、光山花鼓戏,其中以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为代表的湖南花鼓戏,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花鼓戏,一起来看看吧。
越调十大经典曲目 越调经典唱段盘点 越调名家名段
越调是河南省、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许多越调大师都留下了珍贵的作品,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越调十大经典曲目,包括:李双喜借粮、收姜维、火焚绣楼、张廷秀私访、白奶奶醉酒、刮海、哭殿、马大哈找拐棍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