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陕西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陕西分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地区创造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陕北说书、榆林小曲、陕北道情、眉户曲子、韩城秧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陕西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Ⅴ-14 陕北说书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陕西省延安市 延安市曲艺馆
Ⅴ-28 榆林小曲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陕西省榆林市 榆林市群众艺术馆
Ⅴ-79 陕北道情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陕西省延安市 延安市文化文艺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
Ⅴ-79 陕北道情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陕西省清涧县 清涧县文化馆
Ⅴ-89 眉户曲子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陕西省户县 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
Ⅴ-90 韩城秧歌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陕西省韩城市 韩城市文化馆
Ⅴ-111 洛南静板书 曲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陕西省洛南县 洛南县剧团
Ⅴ-144 陕西快板 曲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陕西省
声明:以上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陕西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介绍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陕北说书的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分为“三弦书”与“琵琶书”两种。后经民间艺人韩起祥等人改革,一人可同时操5种乐器伴奏: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小锣或钹。陕北说书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数的局限。 【 详细>>】
陕北道情作为陕西陕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吴起、绥德、榆林、子州、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道情,是由古代道士念经、演唱、诵咏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的。2008年6月7日,陕西省延安市、清涧县申报的“陕北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榆林小曲是陕西省一种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传统艺术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陕西榆林一带。据说是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由随军塞上的江南艺人传到榆林,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榆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陕西快板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并流行于关中地区的一种新型曲艺品种。陕西快板是在秦腔剧中的“数板”(也叫“数罗汉”)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快书、练子嘴、快板书的表演形式演变而成的。乐器使用了曲子坐唱中的“四页瓦”。一般由一人演出,也有双人或数人演出的。表演者手执竹板或四页瓦,边打边说,多用关中方言,以说为主,间以道白。唱词句式长短不一,既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 详细>>】
韩城秧歌大都由一旦一丑(最多不超过三个角色)来表演有故事、有人物的演唱或小戏。多于正月十五夜晚在村中广场上,铺张草席做舞台,俗称“地摊子”。组织邀请七、八对唱秧歌的艺人相继表演,以欢度佳节,庆贺丰收。常演的剧目很丰富,题材广泛,涉猎面广。从音乐发展、表演程序的角度考察,韩城秧歌明显受到宋元杂剧的影响,韩城秧歌在表演时,唱则不舞,舞则不唱。击乐伴奏时,唱时不敲,敲时不唱。2008年6月7日陕西省韩城市申报的“韩城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眉户曲子是一种陕西省的地方传统戏剧。由地摊说唱和社火发展而来,地摊与社火表演始终以唱为主,其动作扩充和角色丰富,则是一条戏剧化的途径。所以,到嘉庆、道光年间,眉户曲子便搬上舞台。乐器加进了板胡、笛子和一些简单的铜器,所用的曲牌,大多还是明清时的小曲和时调。眉户曲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形式灵活,曲调既有北曲、弹词的遗脉,又推动了平民文学与平民艺术的发展。2008年6月7日陕西省户县申报的“眉户曲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2011年洛南静板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到处盛行,属陕西省洛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曲种。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说唱以求神、谢土地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其书目以传统内容为主。2011年5月23日,洛南静板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舞蹈项目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舞蹈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舞蹈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舞蹈名单,包括秧歌 、土家族摆手舞、铜鼓舞、傣族孔雀舞、蒙古族安代舞、彝族三弦舞、龙舞、高跷等。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4w+ 23
【中国非遗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音乐项目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历史的、民间的音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音乐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音乐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音乐名单,包括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侗族琵琶歌、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铜鼓十二调、回族民间器乐等。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中国非遗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戏剧项目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戏剧得以传承,有很多戏曲剧种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戏剧名单,包括京剧、粤剧、豫剧、川剧、皮影戏、梨园戏、秦腔、河北梆子、汉剧、评剧、越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