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名单公布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天津也是武术之乡,民间武师众多。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天津,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就有回族重刀武术、太极拳(李氏太极拳)、戏法、拦手门、花毽(穆氏花毽)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市国家级非遗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Ⅵ-9 回族重刀武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天津市 天津市红桥区文化馆
Ⅵ-11 太极拳(李氏太极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武清区 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
Ⅵ-47 戏法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和平区 天津市杂技团
Ⅵ-56 拦手门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天津市河东区 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
Ⅵ-69 花毽(穆氏花毽)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北辰区
Ⅵ-85 无极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天津市东丽区
Ⅵ-106 登杆(大六分村登杆)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天津市静海区
Ⅵ-107 飞叉(永良飞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天津市武清区
声明:以上天津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天津市国家级非遗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介绍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太极拳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王庆坨从清代就有飞叉会,有记载是从民国四年(1915年)王庆坨武术世家“房永和”壮士因酷爱武术学会飞叉,在王庆坨组成民间花会“庆丰叉会”当时深受天津地区人们喜欢,称之“圣会”。同时教出多名弟子,解放后为国家输送了多名武术、杂技人才,如刘仲山(艺名宝元)在津京地区很有名气,文艺界京剧武生“小胜春”拜其为师习武。 【 详细>>】
重刀系大刀的原称,它是京津一带的一种传统兵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津门回族大刀原名"曹门刀式",是由津门大侠曹金藻老先生遗留下来的一套刀法,后经过其子曹克明先生的丰富和创新,成为一套完整独特的重刀刀法,并以家族内授的方式不断丰富延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传人已至第五代。2006年0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毽子,是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2011年5月23日,苗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青州市申报的“花毽”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详细>>】
戏法(conjuring; tricks)是中国传统杂技之一。表演者以敏捷的手法,造成观众视听上的错觉,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我国戏法历史悠久,据汉张衡《西京赋》载,远在汉代就有吞刀、吐火、画地成川等节目。戏法的道具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如盆、碗、碟、勺、笼、箱、柜、刀等。2011年5月23日,戏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受“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造成了中国武术的泛和谐价值观和象形拳的发达,以至出现了以抽象哲学概念命名的武术拳派,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无极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概念,亦被武术界所使用。1921年,“最后的镖王”李尧臣将“六合刀”和“追魂剑”合在一起,独创了一件新式兵器——“无极刀”,创编出一套刀法——无极刀法。李尧臣的无极刀和无极刀法之外,传统武术中还有以“无极”命名的单独拳种——无极拳。该拳在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广东省、黑龙江、辽宁等地都有流传,其中天津是无极拳的一个重要传承地。 【 详细>>】
静海区非遗“绝活儿”大六分村登杆相传兴于西汉时期的“猕猴缘杆”,指的是人们像猕猴一样赤脚往杆子上爬,向上天求雨,祈求美好生活的一项活动,到清朝乾隆年间,传到大六分村,并成为盛极一时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详细>>】
拦手门是中国传统拳派之一,其源一说为少林一支,清初传入天津,另说源于四川,最早为南方拳种,也有说最初传于关东朝阳一带。拦手门内容丰富,套路与拳术、器械和对练。另有童子功为基础功。2011年5月23日,拦手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
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的世界非遗项目
中国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在上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有中国书法、中国针灸、春节、太极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国篆刻艺术、古琴艺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剪纸、妈祖信仰与习俗等国内著名的世界级非遗项目。下面本文也进一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甄选出了中国十大具有代表性世界非遗项目,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 ★★★
4859 4
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全 郑州国家级非遗名单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一座有着3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郑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少林功夫、小相狮舞、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超化吹歌、苌家拳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洛神的传说、猴加官、香包、柿树栽培及柿饼制作技艺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下面本文编辑整理了郑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