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 河南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梁祝传说、董永传说、木兰传说、盘古神话、老子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南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7 梁祝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汝南县 汝南县文化馆
Ⅰ-9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武陟县 武陟县董永文化服务中心
Ⅰ-50 木兰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虞城县 虞城县文化馆
Ⅰ-57 盘古神话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桐柏县 桐柏县人民文化馆
Ⅰ-57 盘古神话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泌阳县 泌阳县人民文化馆
Ⅰ-58 邵原神话群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济源市 济源市邵原镇女娲文化研究基地
Ⅰ-131 老子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灵宝市 灵宝市文化馆
Ⅰ-135 河图洛书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洛阳市 洛阳市文化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136 杞人忧天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杞县 杞县人民文化馆(杞县送戏下乡艺术团)
Ⅰ-157 玄奘传说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
声明:以上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河南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木兰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之一,《木兰传说》的故事始于隋唐时期,以早期中国民间口头语言的流传为主要特征,后以出现完整简练的文字形式为主要特征。共有9个情节,该故事从隋代流传至今,蕴涵了一千多年来,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信息,涉及伦理、民俗、宗教、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2008年6月7日,木兰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 【 详细>>】
玄奘传说,流行于洛阳市偃师地区民间文学。2021年5月24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申报的玄奘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玄奘传说,发源于以偃师区缑氏镇玄奘故里为中心的洛阳地区,肇始于唐,形成于宋元,丰满于明清,传承至今。玄奘传说不同于《西游记》中的唐僧故事,是以玄奘传奇的一生为轴线,糅合偃师地区的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等要素创造出来的。 【 详细>>】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 【 详细>>】
盘古神话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之一,是典型的创世神话。传说远古时期,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2008年6月7日,盘古神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河图洛书传说是诞生于河南省洛阳地区的关于“河出图”“洛出书”等相关故事的民间传说体系,主要包括龙马负图寺的传说、神龟献洛书等内容。在中国孟津县会盟镇,黄河与其支流图河交汇处,相传即为“龙马负图”之地,建有龙马负图寺;而洛宁县西长水村,洛河与其支流玄沪河交汇处,相传是“神龟负书”之处,存有“洛出书”石碑。2014年11月11日,河图洛书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2014年11月11日,杞人忧天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杞人忧天”是广为流传的古老传说,201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所传承的“探天问地、善于思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伟大精神光照千秋。 【 详细>>】
老子即老君的化身。农历二月十五,为道教重大节日,乃道祖太上老君“圣诞”。老子,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 【 详细>>】
邵原神话群,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指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流传的创世神话及神话原型物的总称。邵原自古就有女娲等故事流传,镇北有被斩孽龙的黑龙山、断鳌足立四极的鳌背山、芦灰锁积的锁泉岭,炼石补天的银河峡等神话原型物及古地名、古文物、古遗存。邵原创世神话的丰富内容,表现了中原先民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及矛盾、冲突和抗争,并在对立统一的进程中走向和谐,积淀着民族的人文精神。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济源市申报的“邵原神话群”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那么陕西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西安鼓乐、陕北秧歌、秦腔、陕北民歌、榆林小曲、凤翔木版年画、陕北说书、黄帝陵祭典、韩城秧歌、凤翔泥塑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省 ★★★
3.5w+ 15
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全 郑州国家级非遗名单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一座有着3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郑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少林功夫、小相狮舞、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超化吹歌、苌家拳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洛神的传说、猴加官、香包、柿树栽培及柿饼制作技艺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下面本文编辑整理了郑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民间文学项目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民间文学得以传承,有很多民间文学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民间文学名单,包括传统刘三姐歌谣、吴歌、济公传说、西湖传说、观音传说、满族民间故事、盘古神话、谚语等。
【中国非遗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美术项目
传统美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美术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间美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美术名单,包括中国剪纸、竹刻、泥塑、灯彩、面人、草编、糖塑、苏绣、石雕、玉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