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 浙江省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非遗故事也在薪火传承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的文化纷繁多样,因此非遗项目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浙江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刘伯温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浙江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6 白蛇传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市文化馆
Ⅰ-7 梁祝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宁波市 宁波梁祝文化园管理有限公司
Ⅰ-7 梁祝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市文化馆
Ⅰ-7 梁祝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上虞市 绍兴市上虞区文化馆(区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
Ⅰ-10 西施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诸暨市 诸暨市文化馆
Ⅰ-11 济公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天台县 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
Ⅰ-37 西湖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图书馆
Ⅰ-38 刘伯温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文成县 文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38 刘伯温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青田县 青田县刘基研究会
Ⅰ-39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金华市 金华黄大仙文化研究会
Ⅰ-40 观音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舟山市 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Ⅰ-41 徐福东渡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象山县 象山县文化馆
Ⅰ-41 徐福东渡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慈溪市 慈溪市徐福研究会
Ⅰ-54 徐文长故事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市文化馆、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78 童谣(绍兴童谣)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市文化馆、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92 防风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德清县 德清县文化馆
Ⅰ-97 布袋和尚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奉化市 宁波市奉化区弥勒文化研究会
Ⅰ-98 钱王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临安市 杭州市临安区文化馆(杭州市临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99 苏东坡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名人纪念馆
Ⅰ-100 王羲之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市文化馆、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106 烂柯山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衢州市 衢州市文化馆(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111 海洋动物故事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洞头县 温州市洞头区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
Ⅰ-129 刘阮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天台县 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
Ⅰ-155 常山喝彩歌谣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常山县 常山县文化馆
声明:以上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 【 详细>>】
徐福传说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民间传说,长期以来流传在沿海一带的民众当中。徐福,字君房,秦代方士,琅琊人,其于公元前219年和前210年,在琅琊台两次上书秦始皇,为其入海寻求神山仙药。公元前210年,徐福率3000名童男女和五谷百工由琅琊台下的琅琊港扬帆启航东渡日本,一去不返。两千多年以来,这一传说以故事、诗歌等民间文学形式口耳相传,世代流播。徐福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特别是这些传说中的语言提炼尤为突出,所写地理位置、农家民俗,都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这些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全部】 【 详细>>】
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为中心分布于浙江省境内,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由于生存的历史环境业已改变,原生态的济公传说现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2006年济公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烂柯山的传说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流传。最早的记载见于晋·虞喜《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棋,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遽归乡里,已非矣。”梁·任肪《述异记》:“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与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视,柯烂尽。既而归去,已无复时人。”信安,即今衢州,西晋太康元年改名。 【 详细>>】
西湖传说是浙江杭州地方民间传说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湖丽山秀水,风花雪月,自古即是谈情说爱的胜场,与缠绵韵事相关联的桥可举出多处。 譬如断桥,我国四大古典传奇之的《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娘娘相识在此,同舟回城;后又在这里邂逅重逢,言归于好,演绎成《断桥相会》这出许多剧种作为保留剧目的折子戏。 又如西泠桥,古称《苏小小结同心处》。相传南齐歌妓苏小小,富才华,颇自重,一次乘车出游,在白堤上遇到青年才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口占一绝云:“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即西泠...)松柏下。”迫于时势身世,苏小小终难与阮郁谐秦晋之好,积忧成疾,病殁后葬于西泠桥畔,墓亭就叫“慕才亭”。2008年06月07日,西湖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一种由特殊群体念唱、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的民谣种类。童谣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历朝官修正史及杂传、笔记、小说中不乏童谣的记录。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童谣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 详细>>】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本名施夷光,一般称其为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中国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2006年,西施传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详细>>】
海洋动物故事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长期在海岛流传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在浙江省洞头县的形成和传播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这些故事情节构思奇特,体现了海岛群众的生存智慧和审美观念。在2008年,洞头海洋动物故事就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洋动物故事,是渔区的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长期在海岛流传不衰的民间传说故事。它以海洋动物为主人公,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动物之间的关系,曲折而又形象地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各种社会现象。2011年5月,浙江省洞头县申报的海洋动物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王羲之传说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王羲之,字逸少。晋朝人,是中国著名书法家之一,曾任右军将军的官职,因此人们又常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2011年,浙江省绍兴市申报的王羲之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相关推荐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华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华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金华市代表性非遗项目
金华,古代被称之为婺州,从古至今的悠久历史,也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金华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包括金华火腿、金华道情、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东阳木雕、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黄大仙传说、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浦江迎会等金华著名的非遗项目,一起来看看金华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嘉兴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兴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嘉兴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嘉兴历史悠久,诞生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15项,省级非遗70项,市级非遗316项,非遗项目可谓璀璨夺目。那么,嘉兴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就为你盘点了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包括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海宁皮影戏、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嘉兴端午习俗、硖石灯彩、平湖钹子书、秀洲农民画、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等嘉兴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海宁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4w+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