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贵州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贵州,作为多民族地区,非遗资源独特而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其种类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多个类别。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州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多声部民歌、铜鼓十二调、苗族民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贵州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Ⅱ-28 侗族大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黎平县 黎平县文化馆
Ⅱ-28 侗族大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从江县 从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28 侗族大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榕江县 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29 侗族琵琶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榕江县 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29 侗族琵琶歌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黎平县 黎平县文化馆
Ⅱ-29 侗族琵琶歌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从江县 从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30 多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台江县 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30 多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剑河县 剑河县文化馆
Ⅱ-60 铜鼓十二调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Ⅱ-60 铜鼓十二调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贞丰县 贞丰县文化馆
Ⅱ-109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雷山县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09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剑河县 剑河县文化馆
Ⅱ-112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惠水县 惠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13 彝族民歌(彝族山歌)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盘县 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29 芦笙音乐(苗族芒筒芦笙)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丹寨县 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130 布依族勒尤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贞丰县 贞丰县文化馆
Ⅱ-130 布依族勒尤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兴义市 兴义市文化馆
Ⅱ-130 布依族勒尤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Ⅱ-156 土家族民歌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
Ⅱ-176 仡佬族民歌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
声明:以上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贵州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介绍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多声部民间歌曲,指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称其为“二声部民歌”“复音民歌”。2006年5月20日,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多声部民歌(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瑶族蝴蝶歌、壮族三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民歌、硗碛多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多声部民歌(潮尔道-阿巴嘎潮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布依族民歌尤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有“大调”、“小调”之分。每逢喜庆节日,歌声昼夜不停。2008年6月7日,布依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依族地区大多数房屋仍然保持古老的“干栏”形式,其楼房全系木质结构,一般先起底层,上立屋架,两头搭以偏厦,顶上盖瓦或杉皮,有三间五间不等。 【 详细>>】
芦笙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苗、侗、水、仡佬、瑶、壮、彝等民族中的一种多管型簧管乐器,它由带簧笙管、笙斗、吹管和共鸣筒组成,吹奏时双手抱住器身,以拇指、食指、中指轻按左右两排笙管的指孔,口含吹管,通过吹气、呼气来鼓簧发音。芦笙具有独特的音高,可吹出八度、五度、六度、四度和音及三和弦效果。2008年6月14日,芦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侗族琵琶歌分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其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记录了彝民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哲理、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2008年6月7日,彝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民歌有各不相同的品种,而概括起来,则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 【 详细>>】
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 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嘎百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2008年6月7日...,湖南省吉首市申报苗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仡佬族民歌是仡佬族祖先在劳动、休息时候所唱的传统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2021年5月24日,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申报的仡佬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布依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用青铜铸造而成,常与唢呐、皮鼓、大镲、铙钹、锣木棍混合敲击吹奏,基本保存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2006年05月20日,铜鼓十二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勒尤和勒浪,是布依族双簧气鸣乐器。它们形似唢呐、无碗、上置虫哨吹奏,音色明亮而甜美。可用于独奏或为歌唱伴奏,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流行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望谟、册亨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等地。贞丰布依族民间乐器勒尤,是布依族人民独创的民间传统乐器。勒尤原称“勒悠”,由于这件乐器像唢呐一样吹奏,且又用蝉儿做虫哨,发出蝉虫悠悠的歌声,所以,大家就叫它“勒悠”。2008年06月07日,布依族勒尤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那么山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有哪些被?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左权开花调、董永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剧、秧歌戏、北路梆子、锣鼓杂戏等,下面随买购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 ★★★
4.7w+ 25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
中国十大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教音乐哪里最出名
道教音乐是道教在斋醮活动时使用的音乐,又称“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主要分为全真派道乐、正一派道乐、太平道乐等道教音乐四大流派,那么,中国道教音乐哪里最出名?道教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道教音乐非遗项目,包括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崂山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成都道教音乐、恒山道乐、白云山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一起来看看中国道场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4w+ 23